第七百八十五章 辞职报告(2 / 2)

三人喝酒吃菜。说一些官场上的趣闻轶事,谁开口点题。

大概汪国钊觉得,酒桌上气氛尚未完全起来吧。

柳书记,这次长风公司震动蛮大的吧

又说了一会子闲话,汪国钊估摸着气氛差不多了,便拐弯抹角的开始切入主题。

柳俊答道:确实震动蛮大的,我以前也没有料到长风公司会存在这么严重的问题。一小批人捣蛋,差一点就整珍了偌大的一家国有骨干企业

汪国钊说道:长风公司的情况,也不是单独存在的,全省的国有企业,大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与长风公司的类似的问题。如果不好好整顿一下,情况只怕会越来越糟糕。

柳俊点点头,神色严肃起来。

汪国钊又说道:看来何省长是下定决心要好好整顿全省经营不善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了。对于何省长和省政府这个举措,我是举双手赞成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在现阶段,还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如果不能挥出最好的效益。反倒成为包袱,会严飞拖慢全省经济的展度一一一一一一

所以何省长才特意将柳书记从n省调过来,就是希望柳书记能在长风公司和长河区做出一个样板,好让全省都有一个参照物

孟继良接着汪国钊的话头说道。

柳书记肩头的担子不轻啊

汪国钊粮微叹息了一声。

事在人为。既然来了。总是要试一下的。其实任何一个地方的展或者说任何一个企业的展。干部问题是关键。班子团结,更是关键中的关键。

柳俊淡淡说道。

汪国钊微笑说道:柳理。班子不团结,确实

是最大的问题柳书记。迟固太年轻,不懂事,还要请你多多原谅啊

柳俊的嘴角牵动了一下,算是露出了一个笑容。

汪国钊在柳俊面前说迟固太年轻,确确实实是有点过份。只是柳俊表现出来的气度,远比迟固沉稳,貌似不在他汪国钊与孟继良之下,让人很容易忘记他的实际年龄。

柳俊端起酒杯抿了一口甜甜的波特酒,不吭声。

汪国钊心里一喜,这就是有戏,柳俊在等待着自己开出条件来。假设完全没俗商量的余地。柳俊今天未必肯来,就算来了,听了他的话,也会顾左右而言他。

实话说吧,汪市长。我个人觉得,迟固不适宜呆在长河区了。这个做政法工作的干部,也讲究一个威信。迟固在长河区没能把威信建立起来,社会上那些混子,不怎么害怕嘛

孟继良在旁边说了一句。

呵呵,这就是他们开出的条件了,调走迟固。

柳俊微微一笑,伸出筷子夹了一片鹅肝放进哨里,慢慢咀嚼。

汪国钊笑了笑,说道:继良,你就不要给迟固说好话了虽说我是迟固的妲夫,但在我看来,迟固就是一个被惯坏了的小孩子,永迄都长不大。他根本就不适合做政法工作,甚至可以说,他根本不适合担任国家公职

这么说,就有点意思了。

柳俊放下了杯子,还是不吭声。

汪国钊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折叠好的信纸,缓缓推到柳俊面前。

柳俊打开来一看,竟然是迟固的辞职报告。迟固要辞去的,不仅仅是高新区工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和公安分局局长职务,他要辞去公职

下海经商

柳俊见过迟固的述职报告。认得这是迟固的亲笔

柳俊看过之后,慢慢将辞职信折叠起来,放进了自己口袋,沉吟道:孟书记,长河区的治安形势很不乐观,我刚过来,对政法系统的干部不熟忌

孟继良微笑道:这个柳书记倒不用担心。不但市里考虑了长河区的特殊情况,省政法委也在考虑。省政法委华书记的意思,是将大宁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副支队长王博同志,给柳书记调过来

应该说,老迟家和汪国钊和谈的诚意还是限不错的,不但彻底拿下迟固,将面子给足,还把柳俊的师兄王博从n省调过来,算是对柳俊的一个补偿。

跨省进行处级干部的调动。难度很大。老迟家为了保住迟固,花了大价钱。同时,也是为了避免与何延安起全面的冲突。

其实何延安,又何尝想要在这个时候与本土干部起全面冲突

来,汪市长,孟书记,走一个吧

柳俊朝汪国钊和孟继良举起了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