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妾愿意嫁给徐侯(2 / 2)

金丝殿宠后 婉婉有仪 1196 字 1个月前

来来回回说了一阵子话,漪娴见太后露出倦色,她便主动提议扶她进内殿再睡一会儿。

再入了内殿后,就只剩下她和太后、以及皇太后身边的两个贴身嬷嬷。

漪娴敛了神容,垂首跪在皇太后的床前,向她叩首道:

“妾自幼时被选为帝姬伴读女使,便是太后娘娘一手提拔。妾福薄命浅,未及豆蔻便丧母失恃,幸赖太后多加垂爱,保全妾命以至今日。

妾寥寥苟延二十余载,命中荣华恩典,皆拜太后、帝姬所赐!便是舍妾命亦不足报。

今幸得太后有所谋,妾微贱之身有能报于太后者,是妾三生修得之福,太后——”

她满面清泪,声音哽咽了一瞬,直截了当地道,

“太后,妾愿意嫁给徐侯,为太后分忧解难。徐侯若愿娶妾为妻,来日夫妻枕畔私语之间,妾定会尽心尽力劝导徐侯效忠于太后皇后。徐侯若有不臣于太后皇后之念,妾亦当如实报知。妾为臣妇,内宅之间结交朝臣女眷,当为太后皇后探听风闻密报,拉拢人心,无敢懈怠。”

“求太后成全,为妾谋嫁。”

说完,她重重叩首下去。

皇太后看到她这么上道,心下明白杨王妃的信必然有替自己好好劝明白了她。

她虽然很高兴,但还是慈祥忧愁地拉着漪娴的手扶她起身:“你这又是何苦,我哪能真要你委身旁人替我做事,你若不愿,我亦不会强求,照养疼爱你。自圣懿没了之后,我就拿你当半个女儿似的看待了,岂能轻贱了你的婚事……”

漪娴不肯起身,再度重重拜了下去:

“妾有罪,妾私心亦有他想:顾妾今生受太后帝姬之恩荣已极,聊是难以回报。帝姬薨逝,妾无以替帝姬分忧;若太后再不允妾以区区之身报答太后恩德,妾便是寡恩忘义之辈了!他日奈何桥上轮回,妾岂不是要入畜牲之道?求太后怜悯妾,让妾报答您,妾心中也稍安矣!”

皇太后叹了口气,似乎十分为难的样子,这才答应了下来。

“好孩子,我的儿,从今以后你就是我的养女了。纵使嫁了你出去,你受了委屈,我也是你夫君的半个岳母,他敢待你不好,我也不会轻恕的。等你出嫁日,不管你父亲给你多少嫁妆,我都给你添上一份完备的。”

漪娴乖顺地尽数应下。

当日皇太后便第一次以太后的身份下发懿旨,正式认漪娴为养女,为了相配太后养女的身份,太后册她为淀阳郡君。

历朝历代的仪制风气不同,有的朝代以郡君为皇帝妃封号,或有以之为王妃谥号;至于太后妃嫔们所收养的“养女”,有的朝代时人每每论之都会附上暧昧和轻贱的笑意,因为这些“养女”们和她们的养母并没有半分的母女情谊,相反,只是妃嫔们准备着送给皇帝暖床的无名可怜侍妾。

但自魏以来尚未开过这种风气,或有柳贵妃收养的平阳公主,纯帝也是真的当女儿一般疼爱,还册封为正儿八经的公主了,所以皇太后给漪娴的这个养女身份享有极高的含金量。

当然了,她对漪娴的所有宠爱,在外人看来都是想亲生女儿圣懿帝姬想疯了,所以在旁的女孩儿身上弥补缺失的母女天伦之情罢了。

鉴于皇太后做皇后的时候就敢干过合同燕王党谋储位、易国本的事情,文官们一向对她的一举一动都带着隐隐的恐惧感,生怕她哪天再出来作妖。

他们巴不得太后沉溺在对圣懿帝姬的思念、这种小儿女的情长中无暇过问旁事——最好不要仗着自己皇帝生母的身份干涉皇帝处理朝政,所以对她宠爱陆氏女之事并无异议,甚至大为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