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大哉!炎农圣法!(2 / 2)

古代整理书籍不像现在那么方便,需要花费人力物力,历朝历代往往是继承了前朝的书籍后,就往库房一扔不管了,有需要的时候再派人去找,而这书简很有可能是晋之前的东西,历经战火,六朝风雨,被夹带裹挟着在暗无天日的地方,静静等待着.......

什么是命运呢?命运就是个玩笑,或许这卷竹简最后被虫吃光了,也没人发现,那么我们现在就只能看到一本《伤寒论》了,但那天,一个爱泡图书馆的年轻人,感觉这书有点意思,似乎不同凡响。

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影响后世的事情。

“......乃录而传之士流,才数家耳。

尝以对方证对者,施之于人,其效若神。”

上班泡图书馆的王学士,抄了一本书出去。

几个好友闲逛看到了。

这帮人压根儿不懂医,但是出于读书人的好奇,按照书上的方证给病人开药。

结果,病人喝了药,病好了......

“然而或有证而无方,或有方而无证,救疾治病其有未备。

国家诏儒臣校正医书,臣奇先校定《伤寒论》,次校定《金匮玉函经》。

今又校成此书,仍以逐方次于证候之下,使仓卒之际,便于检用也。

又采散在诸家之方,附于逐篇之末,以广其法。

以其伤寒文多节略,故断自杂病以下,终于饮食禁忌,凡二十五篇,除重复合二百六十二方,勒成上、中、下三卷,依旧名曰《金匮方论》.......”

随着李介宾抑扬顿挫的声调,仿佛有种安抚人心的力量,众人慢慢从一开始的惊讶,好奇,议论纷纷,开始变得安静起来,他们很多人已经听不懂这些古白话了,但是还是能感觉到这应该是《金匮要略》这本经典的来由:

《金匮玉函经》不是《金匮要略》,《金匮玉函经》是《伤寒论》的同体异名,而《金匮要略》则另有出处。

“.........臣奇尝读《魏志·华佗传》云:‘出书一卷曰:此书可以活人’。

每观华佗凡所疗病,多尚奇怪,不合圣人之经,臣奇谓活人者,必仲景之书也。

大哉!

炎农圣法,属我盛旦,恭惟主上,丕承大统,抚育元元,颁行方书,拯济疾苦,使和气盈溢,而万物莫不尽和矣。

太子右赞善大夫臣高保衡、尚书都官员外郎臣孙奇、尚书司封郎中充秘阁校理臣林亿等传上!”

至此,已成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