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想拜师的小屁孩(2 / 2)

“好了,基本功已经告诉你了,回去自己下功夫吧。”

待几个小孩离去后,金连长才松了口气,苦笑着解释:

“真是谢谢你了,这孩子缠得我实在没办法。”

“他是我老领导家的孩子,如果不帮他说话,恐怕他会闹腾得更凶。”

“对了,既然你的拳法这么厉害,收个徒弟也不是不可以考虑吧?”

李平安轻轻摇头,答道:

“我的拳法学自一个流浪的老者,自己也只是略通皮毛,怕误人子弟,而且收徒可不是件随意的事……”

这段师徒传承,在这个时代并不像后世那样简单,尤其对方身世特殊,更需谨慎对待。

……以此类推,保持原有剧情和对话风格进行仿写,确保内容与原文意思一致,同时降低相似度。

“等他的底细查实、同伙摸清后,这院子必然是要充公的,到那时你若有意购买,可以去军管会咨询。”

陈雪茹听了频频点头,看来此事还有运作的空间。

穿过前院的路上,陈雪茹回想起刚刚发生的事情,仍觉匪夷所思。仅仅是在后院走了一遭,就碰上了如此变故。此刻,胡同口聚集了不少人,他们对着那座院子指指点点,热议着刚才的事情。看见陈雪茹过来,纷纷向她询问详情,显然已把她认作事件的亲历者。不过金德标之前有交代,此事不可随意张扬,因此陈雪茹都巧妙地岔开话题,不予深谈。

走到前门大街,陈雪茹看向李平安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异样。刚刚的情况让她也冷静下来,此时才察觉李平安之前的举动有些蹊跷。这个男人,还真是身藏不少秘密。

她好奇地问:“你真的会功夫?”

陈雪茹的确感到惊讶万分。

李平安瞥了陈雪茹一眼,知道这女子心思敏锐,大概猜到了什么。他淡淡回应:“你不是亲眼见到了吗?”

“难不成刚才的场面把你吓傻了?”李平安调侃道。

“你才傻呢!”陈雪茹一听这话,注意力立刻转移,却不忘追问一句,“上次抓那个抢劫犯,你还差点受伤,该不会那次是你故意的吧?想引起我的注意?”

李平安哑然失笑,心道:这女人哪来的这般自信!当然,他不可能告诉陈雪茹自己是武学奇才,短短几天内实力突飞猛进的事。

陈雪茹虽打趣了一句,但并未深究,只是觉得这个男人愈发出色。拽着李平安回到自家店铺,她开始琢磨如何按照李平安先前所说的方案改造布料店。对于店面装修和柜台布局,李平安在旁出谋划策,陈雪茹听得两眼放光。

“今天下午我就找人开始动工!”陈雪茹决定道,“看你现在也没工作,不如来我店里吧,不过不单做伙计,更像是个顾问。你这些想法本身就值钱得很,一旦按照你的计划改造完毕,我这‘雪茹丝绸店’绝对能成为这条街上的招牌。你也不需要干太多,平时帮我理一理账目,再有什么好点子尽管提出来,一起把这店做大做强,月薪我给你定两百万。”

然而,李平安对这个提议并不感冒,婉言谢绝:“顾问就算了,不过如果你信得过我,我可以帮你整理账目。毕竟我们现在也算是朋友了,如果有好的想法,我会主动告诉你。现在时间不早了,我还得到救助站那边去做饭。”

待李平安拿着改好的衣服离开后,陈雪茹站在店门口,目光紧盯着李平安远去的身影,挺了挺鼻梁,心中暗自说:“哼,我看中的男人,再怎么厉害也逃不出我的五指山!”随后转身对店里的两个姑娘招娣和彩霞吩咐道:“你们手头的事情先放一放,下午我们暂时歇业,把店里的布料整理一下搬进仓库,我们要好好捯饬一下店面……”

金连长派人调查李平安的来历,这并没有出乎他的意料。

当前正处于军管时期,全民都在严查敌特分子,自己这个突然出现且身手不凡的人,受到那边的谨慎对待也是情理之中。

不过,他并未暴露什么实质性信息。

因此,他并不慌张。

李平安心知肚明,王姐此举完全是出于对自己的关心。

否则,金德标派人来查自己的事情,王芸也不会特意告知。

“这只是个意外情况。”李平安解释道,

“我今天去了红星机械厂取了大伯留下的物件,然后去找陈雪茹,她打算买下后院的房子和前面的店面打通,扩大生意规模……”

李平安将事情大致叙述了一遍,王芸这才安心下来,但还是忍不住责备几句:

“你这小子也太不小心了。”

“才短短几天工夫,你就遇到两桩险事,前几天刚碰上抢劫的,今天又遭遇敌特,这些可都是极其危险的事情!”

“我知道,姐。”李平安回应,

“碰到坏人出手相助是对的,但也要顾及自身安全啊!”

“那个……有时候,也没必要真把自己当铜墙铁壁往前冲,毕竟能人众多。”

感受到王芸真切的关怀,李平安心中暖意融融。尽管他知道,嘴上虽然答应得好好的,下次遇到类似情况肯定还会挺身而出,王芸也只能无奈地摇头笑笑。

然而,她欣赏的正是他这份热心肠。

沉吟片刻后,王芸向李平安提出了一个请求:

“平安,看你做大锅菜的手艺的确不错。”

“那你炒小灶的水平如何?”

李平安愣了一下,随后肯定地回答:

“也很不错,水平不在大锅菜之下。”

听闻此言,王芸像是做出了决定,轻声对李平安说:

“是这样的,过几天是我家老爷子六十大寿,也就是孩子他爷爷。”

“家里人本想热闹一下,去饭店庆祝,但老爷子是从战场上走过来的,不喜欢铺张浪费,坚持就在家里简单吃顿饭就好。”

“不过届时亲友不少,还有一些老爷子的战友朋友会到家里来,我们希望能办得体面些。”

“可老爷子说了,不去饭店,也不请饭店厨师上门服务,就家里人自己准备。”

“只是,我们自己动手,实在心里没底。如果你擅长做小灶的话,到时候能否过去帮帮忙?这样一来,老爷子总不好再说什么吧!”

……

李平安一听便明白了,这是小事一桩,并且他对自己的厨艺有着十足的信心。

他点头应允:

“没问题,我可以帮忙!不过我先问一下,你们家人偏好哪种菜系,有什么忌口吗?食材是我这边准备,还是你们提前准备好?”

王芸听罢,顿时松了一口气。原本她还担心,李平安来自乡下,虽有烹饪手艺在身,可能不如专业饭店的厨师那样精通各类菜品。

从李平安刚才的一番话中,她看出李平安确实颇有章法。

王芸接着说:

“确实有个情况,我家老爷子是南方人,以前最喜欢的是淮扬菜。”

“你会做淮扬菜吗?如果不会,做一些口味清淡的家常菜也行。”

“预计五桌左右,你列个清单,需要什么材料我去准备。”

李平安笑着回应:

“原来老爷子喜欢淮扬菜,那确实没有问题,淮扬菜我还真的会做。”

“淮扬菜选材严谨、因材施艺;制作精细,风格雅丽;讲究追求本味,清鲜平和。”

“如醉蟹须鲜活,风鸡火候恰到好处,刀鱼清明前最为鲜美,鲟鱼端午时节最佳。”

“淮扬菜尤其注重刀工,技艺精湛,瓜雕更是享誉四方。其菜品形态精美,味道醇厚和谐。”

“在烹饪手法上,善于掌握火候,精于炖、焖、煨、焐、蒸、烧、炒等技法,多以水产为主料,注重原料鲜活,口味偏向清淡微甜,格调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