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上岸了才发现岸上躺满了人(2 / 2)

为了举办祭天大典,各部都曾一起出谋划策。

这种遍及全国的头等大事,虽然是在皇城里办,但逸劳国十八郡都应该感受到。

所以,吏部这边就提了个议。

派传令官,在祭天大典之后,前往逸劳十八郡,宣读大洪祭天诏书。

这个差事,说好也好。

毕竟是外出公干的美差,每个郡派一名主传令官,两名传令协从,配禁军护送,外出公干,妥妥的公费旅游。

说不好也不好。

因为传令官作为的通传的工作,就没事了。

留在各郡,无人管,回了皇城,顶多就是受个名誉封赏,也没什么实际意义。

皇城内,在册的官员,没有人愿意接这种差事。

大家都扎根皇城那么多年了,谁会舍弃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有那功夫,还不如等着上头出了空缺,走动走动,把自己的品级提一提呢。

所以,传令官,必定要招新人去做。

而大洪十年来,进京考取功名的人不计其数,滞留皇城的更是数百之多。

大家都等着空缺,好走马上任呢。

现在一下子出了几十个官位,不管好坏,先吃上这份皇粮再说。

林选就不明白了,这种吃上一段时间,就会断了的皇粮,有必要抢破头吗?

“殿下有所不知。

自陛下登基以来,广纳贤才,年年都会举办科考。

无数文人示子蜂拥而至,只要是能进了殿试的,无论最终成绩如何,全都入官籍。

可那么多人,职位是有数的。

很多人为了等个空缺,天天侯在吏部大门前。

最长的都等了八年之久。

他们自然不会放过这种天赐的良机。”

林选明白了。

其实就是寒窗苦读十余年,好不容易上岸了,才忽然发现岸上人挤人人挨人,只能留在船上等。

不等,就自己跳回水里去。

等,就不知道猴年马月了。

“逸劳国的隶制有问题啊。

没那么多空缺,为什么还要年年举办科举?

这不是忽悠人玩呢。

皇帝就没考虑过这事?”

林选觉得不对劲,大洪皇帝那么精明的一个人,面对这么明显的浪费人才现象,早该做出改变了。

可整整十年,没有丝毫变化,他还怎么有脸说自己重贤用才?

等了半天,没见赵恒言回答他。

林选下意识转头看过去,就发现那位刚正不阿的赵大人,扬起头看车帘,巧妙避开了他的目光。

干什么?

为什么会心虚?

“选殿下,吏部掌管隶制,有没有空缺,自然是吏部各位大人说了算。这空缺该给谁,也是吏部各位大人说了算。那些即便是考中的状元郎,有没有能力胜任空缺,当然还是吏部各位大人说了算了。可惜,许多士子家境贫寒,很难让吏部的大人发现他们能胜任哪里的空缺。”

薛丁也在,忍不住解释了几句。

林选愣了几秒,突然醒悟。

好家伙,人不可貌相啊!

别人贪都是搜刮民脂民膏,赵恒言你是瞄准了官脂官膏!

逸劳国的官风,从你这根上开始就吹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