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万尼乌斯选择的是修筑十三个简易营垒——壕沟、土垒、护墙什么的省了,只是简单的砍伐了树木,在营地周围围护起来作为简易防护,防止野兽伤人。
而到了第二天,万尼乌斯的使节队便到达了最近的塞姆诺内斯分部,递上了玩弄你无私的战书。
就像万尼乌斯所想的那样,这份战书给塞姆诺内斯人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尽管塞姆诺内斯人中不乏能够读写希腊文的,但面对拥有博士头衔的希腊书记官竭尽所能的华丽表演,他们的文学水平显然远远不够档次。
一边派出信使召集临近分部族的首领、长老,尤其是懂得希腊文的人前来议事,这个分部里懂得希腊文字的贵族之间就开始了争论——不同的词格、多变的冠词、丰富的表达形式,以及复杂的语法让每一个日耳曼人都精疲力尽,并且大骂万尼乌斯“完全不象个日耳曼人”。
然而,即便如此,塞姆诺内斯人仍旧没放弃对这份战书的“破译”工作——尽管这份战书显然不像是一个日耳曼人会写出来的,对于塞姆诺内斯这样历史悠久势力庞大的大部族而言,看不懂别人的正式书信仍旧是一件非常可耻的事情。
最终,在折腾了三天,并且聚集了三十几个懂得希腊文的日耳曼“学者”之后,塞姆诺内斯人终于恍然大悟,原来前面那上千行都是废话,真正有用的就那么三四句——万尼乌斯集合了十五万军队,五天后杀过来——而现在,已经过了三天!
一个塞姆诺内斯分部,小的一万多人,大的也就三万来人,再加上之前的连战连败所损失掉的青壮,凭借附近这几个分部即便把所有人都集合在一齐,也凑不够十五万人,显然是不可能和万尼乌斯对峙的。
于是,这一次,塞姆诺内斯人前所未有的迅速做出了决断,一边将万尼乌斯率领十五万大军来犯的消息传递出去,一边开始着手张罗搬迁避难的事情。
因为万尼乌斯的大军两天后即到,塞姆诺内斯人不可能得到太多的时间——这样一来事情就简单了,青壮们全副武装,保护着老幼妇孺,带着铁器和皮具,驱赶着牲畜开始向临近的分部迁移。
等到四天后万尼乌斯率领军队到达的时候,临近的十几个分部已经全部完成了撤离,只留给万尼乌斯一个又一个空荡荡的聚居地。
对于这种情况,万尼乌斯也不在意,索性占用了塞姆诺内斯分部的聚居地,将那些聚居地加以加固和强化,作为大军驻扎的营地。
再过了十天,盎格鲁人、撒克逊人、朱特人、芬尼人、苏约内斯人的军队便赶到了——并不是万尼乌斯的军队留下了什么便捷的联络方式,而是十五万人的炊烟即便在整个大森林里也是极显眼的目标。
遗憾的是,因为之前在万尼乌斯这边受到的损失,以及上一年里和塞姆诺内斯人作战的损失,这一次,三个大部族联盟的联军也只有五万人而已。
这个数量让万尼乌斯有些失望。但万尼乌斯也没有别的办法,毕竟这些部族本身的实力也不过是个大部族而已——而且,似乎是因为军队数量过少而担心受到轻视,三个部族联军的首领们一再表示,他们所带来的军队都是经过了战斗考验的老兵,能够承担比较大的压力。
对万尼乌斯而言这种保证毫无意义。所以尽管这些“盟军部队”一再表示他们可以充当对塞姆诺内斯人作战的先锋和主力,万尼乌斯还是在心底里把他们直接丢到了“打杂和收尾”的序列里。
与此同时,万尼乌斯亲自率领十五万大军侵入塞姆诺内斯地区,要彻底摧毁塞姆诺内斯人的消息也在整个塞姆诺内斯一百个分部传开了——事实上,眼下塞姆诺内斯人已经没有一百个分部了——而且,这一信息在塞姆诺内斯人内部引起了轩然大波。
尽管一直都在和万尼乌斯作战,但塞姆诺内斯人在和万尼乌斯的战斗中损失巨大,也有许多人在心里产生了怀疑——说到底,塞姆诺内斯人和万尼乌斯之间的战争,不过是因为一个“日耳曼诸部族之王”的头衔而已,为了这么个名头,值得将整个部族数以万计的战士都搭进去吗?甚至,塞姆诺内斯人还为此和本来应该由他们监管的诸神之敌联手——而这则直接导致了原本是塞姆诺内斯人盟友的四个部族的倒戈。
于是,在万尼乌斯率领大军坐等塞姆诺内斯人前来迎战的时候,塞姆诺内斯人内部却展开了争论——关于要不要和万尼乌斯决一死战。(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
)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