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董卓半年来太多太多人神共怒的举动,想着深受離难摧残的社稷黎民,荀彧荀攸叔侄两个抱头痛哭泣不成声。
“叔啊,如今国不将国,家不像家,如此苟活着,侄儿生不如死。所以,侄儿要学荆轲,前往洛阳替天行道,给天下苍生一个机会,让百姓黎民少受些苦难!”
“不行!董卓手中握有二十几万精锐甲士,你一个人如何杀得了他。就算能侥幸取了他的性命,你还能回得来么?”
“如何不行!董卓是人不是神,一到捅下去也会疼也会死。董卓逆天而行,人神共怒,凭着侄儿的口才和智谋,想寻到一帮同志轻而易举!只要侄儿计划周详些,时机妥当些,如何没有机会一刀了解了这个国贼!”
“就是不行!你这样做,无论成功与否,不光你回不来,而且会给我们荀家,给整个颍川带来灭顶之灾!这个你想过没有!”
“我比你大,我说行就行!只要董卓一死,他的西凉军也就鸟兽散了,如何还有能耐前来颍川寻仇?!”
“我是你叔!我说不行就不行!咱们荀家如今秋黄不接,我是家主,而你却是顶梁柱,你轻易求死,就是对荀家列祖列宗的不孝!”
“你说不行,我还非去不可了!舍小家为大家,乃真丈夫也!荀攸此去,一旦功成,荀家必将名扬四海,这是对国的忠,更是对荀家的大孝!——侄儿,去也!”
于是一番激烈甚至发生了肢体搏斗的争吵后,荀攸丢下小叔叔和一大家子踏上了北上的刺董之路。
听闻当朝三公之家,名扬天下的颍川大族荀家长房投奔效忠,董卓大喜过望,亲自接见了荀攸,并当即封他为太仆,以显示对他的器重,同时彰显自己对天下大族知识分子的厚待。
荀攸表面上感激涕淋,背地里却是到处秘密拜访寻找盟友。还别说,董卓恶贯满盈,愁人太多。虽说大多力量分散,只能敢怒不敢言地忍气吞声,可是也抵不住荀攸那三寸不烂之舌的强大攻势。
摆事实讲道理,大到国家大义,忠君爱国。笑道个人前程,家族繁衍,一番剖析之后,让很多人知道,原来眼前这个文士,竟然是立志做荆轲的当世豪侠!而且——他已经掌握了很多成大事的资源!只要加入他的行列,一旦成事,不仅个人加官进爵,名扬四海,而且流芳百世,到老了,这也是自己可以炫耀自豪的资本。
与其平庸地像狗一样苟且偷生地活着,还不如轰轰烈烈地大干一场,成就一番流芳的功名!
一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时机不待人,错失一生悔恨啊!
荀攸说理家善意欺骗,总算是拉到了一大批盟友,和议郎郑泰、何颙、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之后他们开了几个秘密会议,共同对天起誓,不出卖盟友,不泄露机密。
然后在荀攸的执笔下,制订了详细而可行的计划,最后决定在除夕夜,趁着董卓大宴群臣,内宫防备少有的薄弱的时机,用收买的侍卫和宫女做内应,带兵突袭永乐宫,一举擒杀董卓!
可是一切都算计的好好的,等到他们带兵杀进永乐宫时,却发现董卓根本不在永乐宫!
原来,董卓本在永乐宫,但不知为何突然秘密去了南宫,宠*幸灵帝的嫔妃何太后的妹妹张贵妃,侥幸躲过了一劫。
荀攸等人把永乐宫搜了个底朝天,也没能寻到董卓的踪迹,这下子他们火热的心顿时凉了半截。
巨大的动静引来了羽林卫等内功精锐的围攻,加上董卓知道有人杀入了他的永乐宫,火冒三丈,一剑刺死龙床上的何贵妃,然后火速带兵感到永乐宫亲自指挥。
见到凶神恶煞的董卓,郑泰种辑等人被董卓的积威吓得浑身哆嗦,主将没了战意,又面对着绝对优势兵力的敌人包围,底下的士兵在董卓亲口允诺的“只诛贼首”后,顿时瓦解了。荀攸也就随着伍琼等人被生擒。
荀攸只能在来的路上,已经看到了一个个空荡荡冒着黑烟的高官大员,看到满地的人头,满地的血泊,本不害怕死亡的荀攸也是心生愧疚。毕竟自己行侠仗义为国除害不成,自己死了也就死了,反而连累的一大批无辜之人跟着奔赴黄泉路,实在是罪过,罪过!
“你们辜负了咱家的一片好心,死不足惜,你们临死之前,还有何话要交代?!”这时董卓的厉喝打断了荀攸飘飞的思绪。
董卓杀机腾腾的厉喝之后,十几个囚徒蹲是跪倒大半,痛哭流涕地求饶道:“相国,下官知错了——”
“这都是这个小人挑拨蛊惑,并拿下官一家人的性命胁迫,下官迫不得已,才……才坐下不可饶恕的错事的啊——”
“饶命啊,相国,下官一定做牛做马也要报答相国的大恩大德啊——”
看着那些往昔信誓旦旦的盟友,荀攸除了心里闪过一丝悲哀之外,再无任何表示,依旧坦荡地立在那里,就像是站在自己家院子里似地。、
董卓惊异地看了一眼荀攸,也认出了这个颍川来的大才子,摆手喝止地下的哭哭啼啼,凝视着荀攸,沉声问道:“你有何话要说?为何要行刺咱家!”
荀攸轻蔑地看了董卓一眼,冷冷地说道:“你该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
)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