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脑海中不断闪现着古代各种关于战争和后勤保障的问题。
尤其是子午谷这样交通不便的地方,如何高效地运输粮草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突然,一个念头如闪电般划过魏延的脑海,他想起了历史上的蜀军。
为了北伐,诸葛亮曾经发明了一种名为木牛流马的运输工具,实际上就是一种经过巧妙设计的独轮车。
魏延心中一动,这种独轮车或许正是解决子午谷粮草运输问题的关键所在。
它不仅能够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走,而且装载量较大,一名士兵操作独轮车一次可以运输几百斤粮食,这远比人力运输要高效得多。
想到这里,魏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自信的笑容。
他决定要让这独轮车提前问世,以解决当前的困境。
于是,魏延向诸葛亮要来纸笔,然后凭借着自己的记忆,在纸上仔细地描绘出了独轮车的样图。
他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力求让这独轮车既实用又易于制造。
画完之后,魏延满意地看着自己的作品,然后将纸递给了众人。
他面带微笑地解释道:
“孤此前深思熟虑,最终画出了这独轮车。
若能按照此图打造,用于运送粮草,必定能够大大减少人力的消耗。
此车轻便易行,即使在崎岖的山路上也能顺利前行,而且装载量颇为可观,操作起来也相对简便。
如此一来,粮草运送的难题或许就能迎刃而解了。”
众人听闻后,纷纷围拢过来,目光紧盯着那张图纸,交头接耳,议论声此起彼伏。
法正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他满脸惊叹地说道:
“主公真是天纵奇才啊!
有了这样的宝物,粮草问题轻易解决,子午谷奇袭的成功几率必然会大大增加!”
诸葛亮也在一旁频频点头,表示赞同。
然而,当他仔细端详这独轮车时,心中却涌起一股异样的感觉。
他总觉得这独轮车的构造似曾相识,仿佛自己的脑海中也存在着类似的设计。
魏延见状,连忙对诸葛亮说道:
“孔明,事不宜迟,立刻安排工匠们按照这图纸进行打造。”
诸葛亮拱手应道:
“好的,我这就去监督工匠们。
务必让他们全力以赴,争取早日打造出足够数量的独轮车,以解决运送粮草的难题。”
说罢,他手持图纸,脚步匆匆地离去。
魏延目送诸葛亮离开后,转头对刘磐说道:
“磐兄,还需要你立刻调集几千磐石营的将士前来协助运粮。”
刘磐拱手回应道:
“遵命!”
紧接着,他转身快步离去,去执行魏延交代的任务。
魏延与法正则继续留在原地,详细商讨着其他相关的细节问题,确保一切都能顺利进行。
与此同时,五溪营的士兵们依然在子午谷的深处忙碌着。
他们不畏艰难险阻,不断地探索、开辟着新的道路,为后续的行动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