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五姐所在牛家村(2 / 2)

如果去镇子上买,那还要肉票呢,他们上哪儿整肉票去?

生产队还没成立,凭票供应试验阶段,其实管理存在很多的漏洞,尤其是村里面,更是没有多余的人力物力去张罗,更没有任务猪,毕竟年初喂养的时候,可没说什么计划经济。

所以这是个人的猪,人家要卖,谁都挡不住。

至于投机倒把,那还没开始呢。

牛家村对外宣扬的价格是生猪七毛钱一斤,不能挑拣,选择的需要加钱。

天不亮祖孙三个就出了门,一路走走停停。

早上起的早,就喝了一碗羊奶,吃了个蒸蛋,这会儿饿了,奶奶直接递给她一个玉米面饼子。

随手从篮子里拿出高粱面杂菜黑窝窝,小酒一看,忍不住皱眉。

“奶奶,您怎么又给我开小灶,我可以吃黑窝窝的,”

这黑窝头又硬又不好吃,奶奶从不给他们小辈吃,总是自己和爷爷吃。

还说什么他们正在长身体的时候,应该补充营养。

她和爷爷年纪大了,半截身子都入土了,吃啥都行,只要能填饱肚子就成。

每次她听到这些话,心里就觉得堵,哪里忍心再让他们吃这些东西?

当即一把夺过爷奶手里的窝头,将奶奶给的两个玉米面饼子塞到了爷奶手里。

奶奶看她这动作就笑:“你这闺女,奶吃这个烧心,你爷也是,玉米面烧心,红薯也烧心,”

“可这个奶奶你咬不动,”

他们那一代人,就算牙口保持的再好,到了四五十岁的年纪,也有些力不从心了。

吃红薯玉米韭菜烧心,也的确由来已久了,主要还是前些年糟践的,本身他们的家庭条件,不该受这罪的,奈何人生有太多身不由己。

在咬不动和烧心之间衡量后,小酒最终选择自己啃窝头,这窝头虽然难以下咽,可从小被保护的这么好,早上又喝奶又吃蛋的,也该提前适应下了,要不然饥荒年怎么捱?

见小酒这么坚持,爷奶除了感动外,就是对眼相望。

“这孩子没白养活,比那几个小子知道心疼人。”

吃窝头噎得慌,奶奶还给她递了军用水壶,这种水壶有条件的,基本都能买得到。

农村人没那么多讲究,五年了,就算嫌弃别人喝过的又如何?毕竟当下也没有那个条件让她矫情。

喝过水,小酒又恢复了活力,爷爷奶奶慢悠悠的走着,时不时的咬一口面饼子,用力的咀嚼着。

路上人不少,大家都是步行,偶尔一辆驴车牛车路过,车后面拉的尽是赶路的人。

老太太都戴着绿色红色的头巾,老头们揣着破旧的大棉袄,孩子们戴着帽子,围着厚厚的围巾,牛蹄驴蹄哒哒赶路的声音,让小酒不由自主的多看了几眼。

大概八点多,终于走到了牛家村,远远的,就看见有一户人家院子里冒着炊烟,里外都围着人,时不时的还能听到猪的惨叫声。

“你们在这儿转悠着,我先去排个队,等会儿你们再过去。”

无非是杀猪场面太血腥,爷爷觉得被小酒看到不太好,索性让奶奶带她在村口转转。

今天她来到了牛家村,肯定不止简单来买猪肉的,因为大姐说了,她那个被卖做童养媳的五姐,就是在牛家村姓牛的一户人家了,可牛家村牛姓是大型,全村至少有一半的人都姓牛,这要怎么找?

五姐打小就被磋磨的不知道反抗,逆来顺受,生闺女,住牛棚,三十多岁死于难产,没有享过一天的福。

之前大姐来牛家村找过,她也不知道具体哪一户,人家是在村外和她进行交易的。

她一家一家进去打听,最后被人拿着扫帚轰了出来,说什么。

“既然已经卖给我们村的人了,那就不要找了,你找来作甚?”

人家不说,她想偷偷打量吧,可这村里的人互相都认识,冷不丁来个陌生人,人家肯定要警惕起来。

最终不了了之,失望而走。

小酒年纪小,目标不大,尤其今天牛家村热闹啊,她轻轻的扯了扯奶奶的袖子。

老太太低头看她,“奶,你去找爷爷吧,我乖乖的在这儿等着你们,你看这儿这么多小孩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