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为曼城量身定制的战术(1 / 2)

1863年10月26日,英格兰足协在伦敦成立。

在足协成立之时,他们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完善的足球规则,确定了人数、输赢基本规则等等,由此宣告了现代足球运动的诞生。

从那以后,人们就把这一天作为现代足球的诞生日。

时至今日,现代足球已经有了上百年的发展,而战术流派,也从当初的九锋一卫(9名前锋1名后卫)、七锋三卫演变成今天4-4-2、4-2-3-1、4-3-3等百花齐放的态势。

只是在豪门球队中,4-2-2-2却是一个不屑于被运用的阵型。

得中场者得天下,是足球界之中永恒的真理。哪怕是瓜迪奥拉目前的3-2-4-1,也是在中场区域囤积了大量的兵力。

而4-2-2-2,却是让中场区域完全让给了对手。

这样一来,几乎就剩下被动挨打的份儿。

所以在乔卓言大手一挥,将球队的阵型从4-4-2变成了4-2-2-2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他这是要全力死守的信号。

即便是此刻坐在巴尼特教练席上的伊布,也是轻轻摇了摇头,向乔卓言投来了有些轻蔑的目光。

瓜迪奥拉显然比伊布和球迷们的境界高一些,但他之所以会露出笑容,是因为所谓的4-2-2-2,在以往和曼城交手中用过这种战术的球队中,最强的,莫过于朗尼克时期的曼联。

而在比赛中,曼城占据了完全的主动,送给了同城兄弟,一个颇没面子的4:1。

对于纸面实力完全逊于曼联的巴尼特来说,用这样的阵型,无异于自寻死路。

从巴尼特变阵后的十几分钟来看,完全是一团糟。

巴尼特球员显然对这个阵型的演练极少,而布斯和菲利克斯,也不过是在中场休息时,被乔卓言交代过,一旦比划出这个手势,两人就要回撤到后腰的位置上。

至于回到这里具体做什么,乔卓言除了要求他们用长传发动反击外,几乎没有任何部署。

如果不是门将卡雷维奇和后防线发挥出色,恐怕这会儿曼城早就扳平了比分。

对于曼城而言,唯独有些糟糕的就是,比赛已经到了80分钟,自己却还是没有取得一粒进球。

时间,似乎成为了曼城这场比赛中目前最大的敌人。

渐渐地,瓜迪奥拉的眼神变得有些凝重。

乔卓言看似有些玩票儿兴致的变阵,和朗尼克的4-2-2-2却有了明显的区别。

由于经常和后防球员组成联防小组,因此布斯和菲利克斯,通过十几分钟的磨合后,很快适应了后腰位置上的防守变化。

而巴尼特前场剩下的四名球员,却好像和球队的中后场完全割裂开了。

巴尼特的阵型,似乎变成了一个奇葩的6-0-4!

这时候,瓜迪奥拉才恍然大悟,明白了乔卓言真正的用意!

这套阵型,显然就是乔卓言为瓜迪奥拉曼城单独准备的一个战术!

曼城在前压进攻时,斯通斯会从后腰的位置前提,加入中场控球和配合,甚至经常插入对方禁区搅局。

这样,曼城在前场就会有多达六名攻击手,对于一般的球队来说,都会在局部形成人数上的优势。

但巴尼特的两名中前卫后撤后,巴尼特的防守球员也变成了六人,瞬间让曼城的人数优势化为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