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小因扎吉的第一次(1 / 2)

怪不得叫林德漏夫!

小因扎吉看着丢球后将手摊向队友的林德洛夫,微微失望地摇了摇头。

这并不是林德洛夫第一次在防守中出现明显的漏人。

否则他也不会被球迷戏称为漏夫·维克托。

只不过效力红魔期间,在曼联航母马奎尔的衬托下,林德洛夫的缺点渐渐被掩盖了起来。

“我一直努力专注于我应该完成的任务以及如何尽全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后卫。”

面对质疑声,林德洛夫自信地对媒体说道。

“我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我想要在职业生涯继续前进。当你在高水平赛事中踢球时,报纸上总是出现各种乱七八糟的消息,但我对自己在场上的能力有信心,所以,这对我来说从来不是问题。”

“不是你不好,如果里奥·费迪南德和维迪奇是S级中卫,那现在马奎尔就是A级,而林德洛夫就是b级,主要是等级上的差距。”

“就是一混子中卫,实力真不行。”

然而林德洛夫的迷之自信还是遭到了球迷无情的吐槽。

“林德漏夫”这个帽子已经在不少球迷的心中牢牢地扎根了,而这名北欧中后卫几年间的表现也始终无法改变这一既定的形象。

在选择林德洛夫的时候,小因扎吉虽然心存疑虑,但考虑到意甲和英超,无论是在比赛节奏还是技战术打法上,都有很大的不同,最终他还是选择了搏一搏。

可惜,面对巴尼特的时候,漏勺这顶帽子,又被坐实了几分。

面对整体实力并不逊色的国际米兰,巴尼特取得领先后,并没有忘乎所以的大举压上,而是继续回归进球前的打法,不急不躁。

如同向平静的湖面中投入了一颗石子,泛起阵阵涟漪后,一切又趋于平静。

除了高悬在空中的两块记分牌上,提示着巴尼特已经取得领先外,场上就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而对于蓝黑军团来说,想利用上半场末段这点时间掀起反扑也并不现实。球员平均年龄达到了28岁零307天的国米,并不是一支拥有充沛体力、富有冲击力的球队。

就这样,相安无事的两队,平和的度过了上半场余下的时间,直至主裁判热苏斯吹响了半场结束的哨声。

当国米球员陆陆续续返回到巴尼特球场的客队更衣室后,眼前的一幕,却让他们一愣。

小因扎吉正在战术面板前不断的写写画画,而罗列在白板上磁力扣,此时却排出了一个和国际米兰截然不同的阵型!

4-2-3-1!

国际米兰的球员们,已经记不清,上一次使用这样的阵容是什么时候了!

其实,心虚的,并不只有国际米兰的球员们,这同样是小因扎吉很少涉猎的一个阵型。

可根据赛前国米战术球探提供的资料,在所有阵型中,这是对阵巴尼特时,胜率最高的一个阵型。

虽然上半场,巴尼特并没有像对阵勒沃库森时那样,打得国米两个边路异常难受。

但最大的问题是,巴尼特目前领先了。

目前国米在中场区域堆积了五名球员,在下半场需要进攻的情况下,一旦邓弗里斯和迪马尔科频频压上助攻,那就意味着国米会变成3-3-4。

如果对阵实力中下游的球队,这样完全没有问题,凭借国米强大的攻击力,很容易在比赛中抓住机会,追平,甚至反超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