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饕餮(1 / 2)

夏日摩天轮 长安清达 1535 字 9个月前

旅游队伍转了个弯发现了唐小纶在后面,导游没吭气继续讲着。

贰 四足所藏的未解之谜

饕餮纹四足鬲作为绝世孤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也是因为太过独特,要了解它尤为困难。饕餮纹四足鬲的主人是谁?为什么要做成四足?它属于什么年代……为了搞清楚它的“身世”,学者们做了许多工作。

“因为饕餮纹四足鬲为偶然发现,缺乏有效的证据,且目前并未发现任何商代贵族墓葬,所以其归属问题一直悬而未决。”陈旭介绍,根据饕餮纹四足鬲上的范线痕迹,可以确定的是,饕餮纹四足鬲为四合范铸造,比三足鬲的制作工艺更为复杂。同时,作为一种炊煮器,四足鬲的受热面积比三足鬲大。

“我个人感觉,四足鬲在感官上比三足鬲更具美感。至于为什么会出现四足鬲,且只有这一件,希望未来的考古发现能回答我们的疑问。”陈旭说。

虽然饕餮纹四足鬲造型独一无二,但考古学家还是从它身上发现了“蛛丝马迹”,推断出了它所属的年代。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在研究中发现,饕餮纹四足鬲的口、颈部特点及纹饰特征皆与河南辉县琉璃阁,等遗址出土的同类器的相应部位相似,据此将四足鬲的年代归为城洋铜器群第一段,具体年代推断为二里岗上层晚段白家庄期。

饕餮纹四足鬲原材料的来源也是学者们关心的重点。为此,有学者通过科学手段分析了饕餮纹四足鬲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和铅同位素比值。结果表明,饕餮纹四足鬲为高铅铅锡合金铸造成型;其铅同位素比值为商代常见的高放射成因铅,所用铅矿的产地与郑州、盘龙城、殷墟等遗址出土铜器相同,说明其与商文化存在密切的关系。

“无论是在合金成分还是在铅同位素比值上,饕餮纹四足鬲都与汉中本土的弯形器和璋形器等青铜器差别较大,而与郑州和盘龙城出土的青铜器有较大的相似性。同时,考古人员在郑州和盘龙城均发现了铸铜陶范,表明这两处遗址是商代早期的铜器制作中心。因此我们认为这件四足鬲很可能是在上述地点铸好后传入汉中的。”陈旭说。叁 独特地理位置的馈赠

为什么这件四足鬲会“跋山涉水”来到城固?这与城固独特的地理位置有关。

汉中盆地位于秦岭和大巴山之间的汉江上游,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向北越过秦岭可达陕西关中地区,向东顺汉水而下可至中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向西南越大巴山即可进入四川盆地,自古以来就是连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一处关键节点,汉中青铜器因此受到了各地的青铜文化影响,呈现出复杂的文化面貌,饕餮纹四足鬲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

“四足鬲因造型特殊,其分范、合范、浇铸等环节比三足鬲难度更大,只有熟练掌握铸造技术才能制造。根据目前的考古证据来看,当时汉中地区的工匠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所以它很可能是从外地来到城固的。”陈旭说。

除了饕餮纹四足鬲,汉中地区还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铜器。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城固、洋县交界的湑水河两岸,陆续出土了700余件青铜器,时代基本为商代,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被称为“城洋青铜器”或“城洋铜器群”。城洋青铜器数量大、精品多、艺术与科学价值高,填补了汉水流域商文化研究的空白。

历史学家李学勤曾说,青铜器是商代最重要的文化因素之一,城洋一带是商代青铜器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出土地区。通过对城阳青铜器的研究,学者们发现了一条沟通四川与中原地区的新路线。

长江是商代中原获取西南地区优质金属原料资源的重要通道之一,可以称之为四川与中原地区交流的“南路”。而根据城洋青铜器铅同位素示踪研究结果,学者们初步推论,商代自二里岗时期直至殷墟晚期,四川盆地与中原腹地交流的通道,除了“南路”之外,可能还有一条“北路”,即越大巴山而北入汉中,然后顺汉水而下,经南阳盆地而至中原。城固能出土包括饕餮纹四足鬲在内的如此精美且数量众多的青铜器,与这条“北路”息息相关,是地理位置优势送给城固的独特“礼物”。

关注到这件商代饕餮纹四足鬲是因为它绝世孤品的“头衔”。带着满腔的好奇和疑问,记者走进了它的出土地城固县。

印象中,鬲有陶制的,也有青铜的,但无论什么材质,鬲都是三足。而城固县龙头镇龙头村饕餮纹四足鬲的横空出世,在震惊世人之余,也带来了很多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