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掌柜觉得自己委实想不到王妃的真正用意,干脆也就不用去琢磨了,只要听王妃的意思办事就好。
送走了王掌柜,赵洛泱才知晓赵学景回来了。
赵洛泱带着陈妈妈去见三叔。
赵学景带回的也是相王的消息,他们听到、看到的与王掌柜差不多,但赵学景在各处州府都寻了落脚点。
“我们简单探查了田地,”赵学景道,“每个州府都有不少田亩适合播种棉花,咱们的棉花卖出去之后,百姓们也知晓棉花好,若是种子分出去,定然有许多人争着耕种。”
赵洛泱在洮州几个村子里种棉花的时候,靠的是她的名声,后来藩地种植棉花,许多人还不知晓棉花的好处,却因为藩地是豫王的,大家只能听命行事。
藩地棉花丰收之后,让商贾竞相购买,就连宗室的女眷离开藩地时也四处买棉花制品,这消息传出去,再推行棉花就容易的多。
应该说,根本不用赵洛泱推行,只要拿出棉花种子,就有人愿意种在自家田地里,但不是所有土地都适合种植棉花,这就需要懂农事的人传授方法。
赵学景大概明白洛泱的意思,推行棉花就要有藩地的人走出去,如此一来藩地外的百姓就会更加拥护豫王。
打仗打的不止是军队,还有民心。
如果民心归附,想必这场仗也会赢的更容易些。同样的朝廷,豫王的藩地的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相王聚集取来的兵马又在做些什么?
赵学景不知道他们做的最终能有什么用处,但看着洛姐儿那笃定、自信的模样,他就觉得肯定没问题。
别看藩地有那么多人相信豫王妃,但要说最认准豫王妃的还得是赵家人。
“三叔先回家,跟我奶说,一会儿我也回去。”
赵学景点点头,他出去一阵子,回来的时候就会感慨洮州的不一样,虽然与京城那些地方不能比,但洮州也是格外的繁盛。
官路上的人越来越多,有不少都是附近的村民,大家都有了棉衣穿,也就能在天冷的时候出来走动。
几个村子先后修葺了房屋,想想他们刚来的时候,住的那些快要倒塌的旧屋子,就有种恍惚感。
日子过的越好,大家就越对王爷、王妃恭敬。
现在他走在路上,也会被人称一声“赵先生”,所以就算得知朝廷要攻打藩地,赵学景也不害怕。
藩地的百姓和官员那般拥护王爷,不可能输给那些老爷兵,再说了自家姑爷,打仗就从没输过,现在还有洛姐儿帮忙,他们是必然要赢的,就看怎么赢了。
赵洛泱将三叔送出门,谢寡妇已经在院子里等着她了。
现在谢寡妇算得上是除赵家人之外,凤霞村中最忙碌的人,手底下有四五十个妇人,整日在外奔波,教人纺织棉花。
谢寡妇最远已经走到了兴元府,再走一走就出藩地了。
这样的日子谢寡妇可从来没想过,自家汉子做了贼,她以为能有一条活路已是老天爷保佑,哪里想到这条活路可不一般。
她也修葺了大屋,湘姐儿还跟着先生认字,再也没有人会看不起她们母女,有这样的日子,就算让她明日为王妃去死,她也不会有任何犹豫。
赵洛泱道:“婶子来的时候,可看到了宁福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