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有年的声音突然响起,“据根据记载,这首诗是前清和珅即将离开人世时写成,展现了他对过去富贵生活的淡然和超脱,以及对未来的某种期许或暗示。
我在想,能在生死关头依然能保持冷静和深刻思考的态度,可见他走之前也是已经想的极为通透淡然。
倒是最后一句,像是蕴含了对未来的某种预言或暗示。
小和,若是我没有说错的话,这幅字应该并不是当年的和珅本人所写,而是画卷上的这个女子临摹而成。
这个女子对当年的和珅极为了解,应该是在他的身边生活了很多年,对他的生活习惯以及字迹都是极为了解,所以才会临摹的如此惟妙惟肖!
这幅画和这幅字完全不搭调,想来应该是当年的和珅死后这位女子以此来表达对他的思念!
我们研究了很长时间,和珅身边的女子就那么几位,都是有记载的,但这位一直无法印证。
小和,你对乾隆了解的比我们还要深,尤其你对他的字模仿的可以说是已经到了一个以假乱真的地步!
想必你对和珅这个人应该也很了解,能不能给我们一些参考意见,这件事不能再拖下去了,不但耗费了人力物力,最终还没有得出结果,局里一直要个结论。
此墓在你母亲的坟墓之下,可见冥冥之中和你还是有一种缘分存在的,那位是前清的和珅,你也叫和珅,而且你还改了了名字,和这位同名,不得不说,这个缘分真的不浅。
二是想请你来参谋一下,毕竟我们一直毫无头绪,你对这方面造诣不浅,兴许会对我们有所帮助!
此时和珅还处在震惊当中,根本就没有听见余有年所说的话,他的脑海中在极力思索这个女子是谁。
江州,自己记忆当中,身边并没有生活在村落里面的女子,但这幅画很显然这位女子对自己极为熟悉,她到底是谁呢?
唐立春见和珅没反应,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和”?
和珅随即清醒,“不好意思,看到这幅画和诗如此不搭调却又没有违和感,感觉有些震惊,你们刚刚说的什么”?
两人对视了一眼,对和珅这牵强的话都有些狐疑!
唐立春道,“没事,就是让你看看这人应该是什么身份,毕竟你在这方面造诣颇深”!
和珅摇了摇头,“两位,我现在只知道这副棺木是金丝楠木所制,至于这人的身份,说实话只凭这一部没有落款的字画,我真的无法猜测此人是谁。
据我所知,和珅身边的女子并没有远在江州的人,当然了,这也不排除他这人在其他地方留下的风流史。
不过你们倒是可以在当地打听一下曾经生活在那里的大户人家,这金丝楠木所制成的棺木,能使用得起的人非富即贵,这个应该不难打听!
但是我从小在那里长大,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我们村庄有哪户人家曾经很富有,再不济也应该会有一个大院存留至今,哪怕是残破不堪的,我也应该也听说过才对。
但我的印象里并没有这样的人,更何况这是一副衣冠冢,仅凭一幅字画真的无法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