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刘贤并没有接手龚都,而龚都也没有要投靠刘贤的意思。无奈之下,周瑜只能让人杀了龚都,算是给袁术一个交代。
其实刘贤也不是不想招降黄巾的,事实上他才是现阶段最想招降黄巾的人。因为黄巾就代表着大量的人口,稍加训练就可以拿来作战的兵卒。
前者就是生产力,后者就是战斗力。那么为什么刘贤没有透露丝毫要招降龚都等人的意思呢,这一方面,还得要看荆州的组织架构。
荆州握在刘贤手里的四郡,除了零陵是大本营,武陵南郡以及桂阳三郡其实都是半和平化接手来的。读者细想,这代表着什么?代表着世家并没有因为战火而大幅度削弱。
咱们说的烝阳刘氏、汉寿潘氏、汉寿龚氏、泉陵刘氏、桂阳刘氏乃至于荆襄咱们熟悉的蔡蒯黄庞等各个氏家,他们都并没受到大幅度的削弱。
他们因为家族的做派,或者不仕,或者仕县,或者仕郡。总之在荆州,这些世家的话语权是非常强的。
世家的天敌是谁?那么作为利益既得者,来争夺利益的一切人都是他们的天敌。通篇读来,刘贤除了在零陵会大幅度的取兵用兵,其余各郡都是保持大规模的建制的,其原因一来是为了防止外敌,其实更多的还是防止世家作乱。
尤其是武陵和南郡,刘贤在益中打的再惨,跪地磕头了,也不会从荆州调兵。这就是因为刘贤的大部分中高层,还是士族出身的多。
哪怕刘贤在武陵和桂阳施政,也跟蒋琬和刘甫再三说了,尽量保证既得利益者们的利益。
这个不是说说的,比如皇帝,他一个政策触犯了本朝的三公九卿或者三省六部中绝大多数人的利益,那么他的政策就只能在他的眼前实现,基本走不出皇宫。
那么再说回来,吸收黄巾的好处,刘贤郭嘉都想得到。事实上他们在内心是很愿意吸收的,只要刨掉一部分糟粕,比如龚都这些人,吸收起来很爽利的。但是为了吸收黄巾,触犯世家们的底线,这就得不偿失了。
新政为什么能实施,是因为人少地广。刘贤这一套政策,假如拿到中原,早特么毁了。那么我们再说回来,为什么在中原的曹操能够吸收大量的青州兵呢?是因为曹操饿了,什么都要吃!
事实上他也尝到了恶果,世家是做出了反击的。兖州刺史刘岱战死后,陈宫力劝曹操入主兖州,曹操才得以快速起家。而八厨之一的张邈也是同样早期就投资了曹操,两人都是曹操的天使投资人。
而陈宫和张邈为什么要背刺曹操,选择外来户吕布。陈宫和张邈就这么牛么?两张嘴就劝动兖州全境跟着一起投靠吕布?只给我们孟德公留下了三县之地?
这事实上就是兖州境内的世家的选择,某些程度上来讲,是曹操接收了青州兵后,触动了兖州世家的利益。青州兵青壮之士十万,为什么一个出名的将领都没有?就是曹操为了安抚世家所以不给高级军官的名额。
刘贤现在的组织架构很稳定,他没那么饿,他麾下郡县的士族也很强,那就注定他无法忽视恶果而直接接手龚都等人的豫州黄巾。
同样的道理,袁术与汝南颍川的黄巾来往甚为密切,但是他从来不想着把他们编为正规部队。因为袁术所领的诸郡,氏族的力量也很强。所以袁术也不饿,他可以把黄巾拿来用,但是他不可能给黄巾名分。
咱们在看三国后期,孙权所在的吴国,其实是世家府邸最多的地方。咱们常常听说的顾、陆、张、朱四姓,基本把持着吴国。
后来孙权放手去整治四姓,吴国国力也由盛转衰。
曹丞相麾下的世家就差多了,最主要的是曹操任用了大批的寒士,然后兵权在握,很出名的弘农杨氏,说杀也就杀了。
皇叔麾下的士族也差很多,这跟皇叔发家的历史有关,他是一路打到益州的,你能看到他的班子除了最基础的是从北方带来的,其他大部分都是荆州人。那么他在益州,话语权强的人并不是益州的本土士族,而是荆州人。
最后再把话说回来,接手江夏黄巾,正是因为孙策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