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遣张英、樊能、于麋三人领兵前往丹阳,会合丹阳太守周昕与广陵兵臧洪抵抗张勋桥蕤。
而刘繇作为原本在194年才粉墨登场的诸侯,因为刘贤这个蝴蝶,提前一整年在徐扬豫三州的政治漩涡下,被推到矛盾的最前方。咱们本文的另一位子义,即将出山啦。
张英樊能所在的丹阳战场咱们暂且不表,且说这一位发出“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的太史子义将军。
太史慈生于166年,时年二十六岁,身长七尺七寸,美须髯,猿臂善射,弦不虚发,弓马熟练。曾为救孔融而单骑突管亥百万青州贼兵之围向刘备求援,在青徐两州风头可谓一时无两。
本来太史慈解了北海之围,孔融颇为器重太史慈,想留太史慈为将。但是太史慈以母亲年事已高为由拒绝了,也不知道是因为矜持还是重孝道。孔融听了之后大为感动,向太史慈道:“子义实乃吾之少友也。”遂为太史慈送行。
后来刘繇在东海郡避乱,太史慈和刘繇同郡,就跟着刘繇一同在东海避乱。
说起太史慈就必须说起许劭,同时期许劭呢,鸟事没有,喜欢点评天下英雄,在家乡汝南的时候就和兄长许靖搞了个月旦评这么个节目。在东汉时期,大家文化娱乐活动少,对月旦评颇为推崇,因而也让他们搞出了名堂,兄弟俩混出个平舆双龙的诨号。
这个月旦评,评了很多风流人物,包括陶谦、袁术、曹操等人。曹操是大家都知道的,简单提两个别的,给陶谦的评语呢是外慕声明,内非真正。给袁术的评语是其人豺狼,不能久矣。那么身处汝南平舆的许劭就无形中得罪了豫徐两位大佬。
后来许劭为躲避黄巾之乱拒绝朝廷征辟,远走家乡汝南平舆,躲到徐州广陵避难。
许劭到达徐州后,徐州刺史陶谦以礼相待,很是周到。但许劭却感到不安,告诉他的门生说:“陶恭祖表面上好名,内心却不是真的。他对我虽然很好,但这种情况是不能维持长久的,不如走吧。”于是到投靠刘繇。后来陶谦果然收捕了寄居在他那里的宾客。
这其实也算是他自食恶果,怨不得别人。
为什么要提太史慈就要提许劭呢?因为历史上许劭对太史慈观感很差,他对太史慈提了恶评。刘繇这个人也是个清谈之士,对许劭的见解十分看重。旁人向刘繇说太史慈可以任用为将,刘繇没有听从部下的建议,说:“我若用子义,许子将不当笑我邪?”
所以太史慈这个名满青徐的大明星就负责给刘繇当侦察兵的头,在神亭这个地方与孙策酣战而成名。到刘繇败亡,太史慈转投孙策,也不知道孙策是不是听说了许劭的话。将太史慈一直放在豫章郡西侧建章县驻防刘磐,到后来就没声音了,碌碌而终。
甚至说的大胆一些,太史慈作为三国数得上的名将,至少是后世评选出数得出的名将,被许劭的恶评给毁掉了。
而在193年年初这个时间节点上,许劭才刚刚投了刘繇就迎来扬州大战,没能发出对太史慈的恶评,刘繇也放心任用了太史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