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就算是与长公主府说亲不成,华兰的这般表现,待这群老姐姐传回去话,也不怕说不着一门可比之忠勤伯府的婚事了。
盛老夫人瞧着这样的华兰,心中很是欣慰。
不枉带着墨兰一起做伴,让华兰比较着尺,做了礼仪训练。
此处无声胜有声,贵女二字都不用她费心思去夸,谁看着不得留下一声‘好!’。
汴京来的几位老太太们心中的赞叹,比之盛老太太的自夸还要再高上一些。
尤其是曹老太太,出身国舅家,倚靠着皇后,能入她眼的人真不多。
若非是代表着长公主来看相,若非是她嫡子早亡无后,这华兰她都想自己昧下了。
“华兰啊,平日里都做什么?”
曹老太太的发问,在华兰与盛老太太的意料之中。
华兰恭敬的回应道,
“华兰不才,平日只是忙于府中庶务。
每日早侍奉祖母再去给母亲请安,陪母亲说说话,去园子里逛商一圈。
中午会去抽空瞧瞧弟弟妹妹们,当然都看一遍是看不过来的,也是隔三差五换着来,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缺的、或是遭了怠慢,再充个长辈,抽查一下他们的功课。
如今弟弟倒也还小,练字也好,背书也好,我倒也都能听懂。
之后回祖母这边,随时准备着,再跟着学些规矩道理。
傍晚回房间,会看些自己喜欢的杂书、大家传记,夏日里会调些自己喜欢的香,睡前继续做绣活儿。
妹妹们特别喜欢我亲手做的帕子,所以我的绣活儿做得多、但也一直落不到闲。
基本每日就是重复这些琐事,实在称不上风雅。”
华兰的娓娓道来,让曹老太太听着眉眼一直弯着就没掉过。
“是个务实的好孩子。
风雅有风雅的好处,可作为长姐能耐得这庶务的枯燥与寂寞,可见心性啊。”
华兰被曹老太太夸得,脸又是一下子就红了。
“谢谢,曹夫人夸奖。”
“诶呦,华兰的脸怎么这么红,莫不是害羞了?”
华兰听着哄笑,实在是坐不住了,赶忙拿帕子挡住了半张脸。
盛老太太赶忙打圆场道,
“走走,去催午膳吧。
你们啊,再这样笑,我们华兰怕不是要把自己埋地里了。”
“哈哈哈哈。”
……
老姐姐们来得急,去的也匆忙。
盛家在沉稳中忐忑了半月。
这一日,有媒人登门了。
这位媒人,来自庆宁长公主府。
如是往来了有两月之多,两家问名、纳吉。
时间也兜兜转转入了冬,即将到了开春。
入了二月龙抬头,二月十四这日,庆宁长公主府长子携夫人亲自为其子来纳征。
纳征,又称‘过大礼’,正式订婚了。
不久前的忠勤伯府与盛府的联姻便是止步于此。
如今比之数月前,长公主府的排场更甚。
“庆宁长公主府裴言礼……”
“允!”
消息传回京城,忠勤伯府又一次的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长公主府对盛家长女非常满意,长公主更是亲自派其长子为其心尖好孙子提亲。
盛家的子女又一次的被摆在了汴京一众老贵族的面前。
盛家自老太爷探花郎起的传奇,让汴京城中人开始讨论起了盛府总是能被贵人看上的秘诀,其家风以及才学的渊源……等等。
而除此之外,汴京人更愿意津道的是那不知有什么可狂傲的忠勤伯府。
都说胳膊扭不过大腿,而忠勤伯府在公主府面前,连胳膊都算不上。
对于现在这个状况,他们更是无力回天。
饶是章氏再撒泼,她也不敢在面上表现出任何对长公主府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