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与此同时,兄长们也接连说着心里话。
希望丰生老弟守住董鄂家的老底,安安稳稳、幸幸福福守在正红旗、守在他们的根这里。
这,才是大家在外打拼回来时愿意看到的。
丰生含泪收下了这份泼天的富贵,一家人各取所需、都得到了太多各自想要的。
哪怕是阿楚珲在此时,也感受到了所谓‘一母同胞’之间的兄弟所带来的温暖。
同母所出的子嗣相争甚少,而一旦发生那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痛。
如今董鄂家这一份其乐融融,是谁都不忍心去破坏,都想舍了性命去守护的。
这个时代的人,天生就带了一种豁出性命去守卫信仰的使命感。
无关种族,无关信仰,只是时代造人。
彭春的思绪很快就回到大殿前,康熙果然对彭春的这番抉择做出了询问。
彭春依照着昨日富察氏给出的标准答案,用着‘奴才就坦白了说’的表情和语气如实背诵。
康熙闻言,双眼中含着憧憬与大喜。
兄弟情义啊!一家人啊!这不也是他的理想吗!!
性情使然之下,康熙当即应允,并且格外多出了恩典,允彭春这一等公爵之位罔替三代。
除此官位、爵位上的赏赐外,康熙还格外赏赐了很多金银珠宝。
户部买单,康熙一向大气的很。
除此之外,有关彭春的家事,康熙也很好奇。
吃瓜是天性,更何况是亲家的瓜。
彭春只好将自己刚回家就得知了五子有些爱慕张氏女这桩事情的前因后果娓娓道来,而后又讲了在出征以前与佟佳氏看相的事情,以及为了图个吉利‘等我打仗赢了回来就娶亲’一事顺道给了家中几个孩子说了个口头亲事这些事一应讲了出来。
这些事情康熙还都打听到过,不过后来就是因为孝庄皇后病重、以及沙俄入侵彭春出征一事也就逐渐忘在脑后,如今被提及他确实能找到与之对应的记忆。
这些事都是发生在出征以前,谁都没想过董鄂家会有今日这等局面,如今再提及这婚配一事,康熙自然也不会往蓄谋已久、结党营私上去想。
毕竟董鄂·彭春是个老实人、是个打仗上有奇才的懂事的身长过七尺的老实人,已经是全大清都知道的事情了。
“那可好啊,未来三五年里,董鄂家的喜事不停啊!
朕若是不忙,也去你府上吃个席。”
彭春:!!!
……
空手来的紫禁城,六驾马车回的董鄂府。
彭春,名副其实的满载而归。
一道圣旨,接连封赏有功将士和其家族,但无论如何封赏,都比不过那如日中天、冉冉升起的董鄂氏。
一家七子,单拎出来哪个都能替家族撑起一代的门楣。
董鄂氏,这偏生一代就直接出了七个!
哪怕是之前最让人乐道的幺子丰生,也不声不响的得了个未来的一等公爵位。
当真是煞羡旁人啊!
可彭春那等威猛的战功,他们也只能在梦里去羡慕着,唯一感到迷惑的便只有几位任务者。
可那董鄂格格,无论如何探查,都无法从其身上找到一丁点的违和感,那副迂腐又卑微的奴才做派、对上位者的谄媚、以及宴会时居高临下对人的不屑,跟董鄂夫人一起出行时那好似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姿态……种种迹象无一不表明,她就是这个时代地地道道的世家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