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赵公明的人间见闻(2 / 2)

赵公明当年亲眼见证孤竹国立国,所以现在他把孤竹郡选为他入成汤寻机缘的第一处。

孤竹国乃是商汤灭夏立商时,分封同姓宗亲于北境建立的诸侯方国。

每一代孤竹国国主,都称孤竹君。

在帝辛收服北境,改为崇州郡后,孤竹君也第一时间呼应王令。

方国为郡,奉王令领孤竹郡守之职。

原本的国都,改名为孤竹城。

赵公明走在大街上,没有动用任何仙人神念。

而是如同凡人一样,用双眼观察周围的一切。

街道两边到处可见小商小贩,以及店铺。

赵公明目光扫过四周,喃喃自语道:“据闻仲师侄所言。”

“自商王立郡县,改田制后,又力推各地阜通货贿之事。”

“商王将之称为商业,将之与农业,工业,并称为成汤万民三业。”

赵公明道心隐隐有所异动,他隐隐有所感,他的机缘就与商业有关。

但到底是怎样的机缘,他就不得而知了。

只是他在看到那些成汤子民以物易物的交易后,隐隐觉得,这当中似乎缺少了一环。

若是能找到那缺少的一环,他的机缘也许就在那里了。

此时。

宽阔干净的街道前,有阵阵读书声传来。

赵公明看去,发现在街尾,有一群人汇聚在一起。

有一个夫子模样的人,正在教周围的人识文断字。

用的正是千字文。

赵公明目光在千字文上扫过,轻声道:

“千字文,如此惊世之文,商王随手就拿出。”

“闻仲师侄更言,那四书五经也是商王所书。”

“如今,以千字文为标准的新字,已经在成汤境内四下推行。”

“就连孤竹国这种边境之郡,识文断字者,也有数千。而且数量还在越来越多。”

“商王所立儒道,到底是怎样的道?”

他这一次来成汤,不单是要寻找机缘,也是有意观察一下。

何为儒道。

帝辛立儒道,惊动诸天仙神,就连圣人也惊愕万分。

诸天仙神都想知道儒道,到底是什么。

然而,有机会来成汤一探究竟的仙神,几乎没有。

现在可是量劫之期,哪一个仙神敢随意走动。

也就赵公明本身艺高人胆大,并且要寻机缘。

否则当下这个局面,就算是证道混元的准圣,也不会随意走动。

可惜,儒道乃是人族的道。

赵公明身为仙人,虽然已经看过四书五经,却无法从中感悟到任何道韵。

正在这时。

两道浩然正气,自孤竹郡守府邸中腾起。

这两股浩然正气光明浩大,正气凛然,一飞入高空。

瞬间。

整个孤竹郡所有读书人,全都心有所感,看向郡守府邸的方向。

“这,这是大儒的气息,有大儒出世。”

“定是公达与公信两位公子!”

“是啊,我孤竹郡中,能第一个成为大儒者,必然是两位公子。”

孤竹郡中所有的读书人,皆是拊掌大喜,纷纷起身,向着郡守府邸的方向行礼道贺。

下一刻。

就见孤竹郡守府邸,两个人道中年的男子头顶浩然正气,踏步而出。

他们正是孤竹郡守长子子允和三子子致。

兄弟二人头顶浩然正气,周围大放浩大光明,身上气息与全城读书人相互呼应。

人群中。

赵公明一脸震惊。

“这就是所谓的大儒?成汤读书人中,已经参悟儒道者小有所成者?”

“他们身上的气息,就是闻仲师侄所提到过的浩然正气?”

“这浩然正气,当真蕴藏道韵!这就是儒道吗?”

眼前两位大儒依然是凡人,但其身上的气息,却蕴藏道韵。

这,到底如何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