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德智体美劳(2 / 2)

“我们可以按照德智体美劳制定五类课程。”

“德类课程,是树立学生三观的课程,是重中之重。我个人的想法,将华夏五千年文明的事情择优编写成历史故事,通过解析故事,让学生们了解古人的智慧,学习古人的高尚思想,并且要时常观看爱国影片,教育影片,分析当下实事,潜移默化的建立学生的正确三观,培养学生们的爱国思想。”

“智类课程,其实就是现在学校正在教授的书本课程,不过现在做的已经超标了,应该减少书本课程,让学生在低年级掌握基础知识就可以,后续高等知识逐年递增,学生个人可以根绝未来就业选择或者爱好,选择学习相应的高级科目,考入学科对应的高等学府。”

“体类课程,根据学校实际师资力量,吸收该地区原有的青训体系,配置相应的体育课程,组建各种级别的校队,同地区多所院校组建联赛,培养学生竞技精神,通过联赛竞争选拔更加优秀的体育人才,替代原有青训队的粗糙选拔模式,实现全民体育人才选拔。”

“美类课程,琴棋书画,针织刺绣等等,都可以归类到美类课程,同样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指定学科,同时吸引民间传承,建立师承班,兴趣课程。”

“劳类课程,我认为是对应德类课程的重要课程,让学生们走出教室,到社会中学习成长,通过社会实践,劳动让学生亲身经历劳动的过程,明白艰苦奋斗的重要意义。”

“举个例子,东北农垦城市,到处是农田,周边的学校就应该增加农作课程,从基础的除草开始设计课本,种植粮食,种植农作物,不求精通但是要让学生们知道了解最基础的农作过程,让学生们从劳动中明白道理,掌握知识。同时让学生们知道蔬菜粮食获取的辛劳,在身体力行中知道要节约粮食。”

“学校定期组织校外劳作,例如清扫街道,捡垃圾,清理水渠。”

“如果这些学生,每年都定期的完成这些劳动,老师在一旁告诉他们这些垃圾现象是如何造成的,试问当这些孩子在日常中还会出现乱扔垃圾等现象吗?即使他们父母乱扔垃圾也会被孩子所阻止,没有家长愿意在孩子们面前丢面子的。”

“不过有个前提,这种劳动是一门不求回报,持之以恒的课业,这个过程不能弄虚作假,也不能掺杂任何利益,否则就会适得其反,这点需要国家相应部门的监管。”

“除了农作课程,还有矿业课程,中医课程等等,都可以形成劳类课程,一门课程就是一门行业,一门手艺,保证知识传授的同时,也实现了技艺的传承,让华夏传承依旧的技艺不会被人为泯灭。”

“学校针对各类课程,组建不同的比赛,让学生们通过比赛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如果我们现在的教育体制是这种模式,我们在选取某些方面人才,是不是更加容易了。毕竟6年小学,3年初中,3年高中,在进入大学,这十几校园生涯就已经把相应的人才进行了归类,在他们毕业的时候,各个行业已经非常直观地看到了这学生过去展现的能力和特长,从优选项,精益求精。”

高立明洋洋洒洒说出了很多,三位家长也听得津津有味。

“你这种模式和美国学校的积分制好像没什么区别。”

李元伟说道。

“还是有一定区别的,美国学校的教育力量集中在体美智三项,劳是家庭教育,德压根没有,正是因为没有德,这个国家才讲究金钱至上,利益至上。毕竟往前数2百年,他们祖宗还不知道在哪艘船上呢,让他们讲道德,太难了。如果我们国家的教育继续向现在这样走下去,未来可能也会想欧美国家一样,变得金钱至上,利益至上。”

“到那时,我们华夏将不再是传承千年得文明礼仪之邦,而是变成我们口中最鄙视的塞外蛮夷,不懂礼仪,不知荣辱,利益至上,野蛮粗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