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探讨(2 / 2)

过了一会,李元伟问道。

“我自己想的,不过有些事情是有迹可循的,你们发没发现,京城最近几年西医越来越多,中医开始不受重视,并且还会受到打压”

高立明开始用国内医生做例子,给几位亲人分析。

“这和你说的有什么关系?”

高母问道。

“医院体系的改变,首先是因为这几年从国外学西医的一些医生回来,在国内大学建立医科院校,得到国家的大力扶持,并且西医的医生成型短,见效快,当得到国家扶持后,快速地在全国铺开。”

“这不挺好吗?”

高父提出疑问。

“问题是西医真的比中医强吗?他们的医疗方式真的是最佳的吗?西医体系成形到现在才两百多年,一战以前的西医都是理发师在兼职,他们的体系真的对吗?要知道中医的传承在华夏这片土地有数千年,起源可以追溯到华夏文明的最初的文明时期,如此完善的体系,为什么没有受到国家重视。”

“你的意思是有人在故意引导这一切。他们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几名长辈同时盯着高立明。

“有西医,自然就有西医要治疗的疾病,有给病人使用的西药,治病检查的器具,设备,这些药品和设备器具都是那些西方医药公司制作的。你们想想中医需要什么,如果你是们这些制药公司,你们要如何抢占华夏这片市场。”

“让华夏人忘记中医,让中医消失,他们怎么敢,那些从国外回来的医生,难道都是?”

高母三人想到了未来可能出现的恐怖事情,这种细思极恐的布局已经超过了他们的想象,华夏和平太久了,已经让人们放松了对敌人的警惕。

“不一定,那些医生也许真的是学了一身本领,回来报效国家的,问题是国家上层的态度,对老祖宗留下的瑰宝不重视,让一些人感到可可乘之机,然后稍加引导,上承下效,最后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医学只是被改变的一个方面,可能是见效最快的一个方面。最可怕的是在教育方面干扰,并且他们现在也已经见效,例如独立的青训培养体系。”

高立明经历过那个思想严重被侵蚀的年代,现在他希望利用家中的影响力,让国家提早预防,以免未来造成巨大的人才流失。

“青训体系有什么错,我国无数运动健将都是通过青训体系培养出来的,没看到有什么问题。”

高父问道。

“以前我们国家能学习的先进案例少,选择与前苏联一样的青训培养体制,在当时是没有选择的选择。现在我们国家有多少人,青训那种靠着教练肉眼分辨的选拔机制已经不适合我国选拔优秀的运动员,为什么不改呢。”

“如果将青训再次回归到校园中,组建各种校园联赛,全国性的筛选合适的运动员,选拔人才的机会也大大提升了,容错率也提升了。”

“这样每年退役的运动员,也可以进入学校,用他们的专业知识,亲身经历去培养下一代人,解决运动员退役后再就业的问题,这不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吗?”

高立明一口气说出他的想法,这些想法以前他只是和舅舅李元伟简单的聊过,今天可能是第一次向家人倾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