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北巡讯至(1 / 2)

天下枭雄 高月 1751 字 2022-05-07

冬去春来,天气又渐渐暖和了起来,又是一年过去,时间已经到了大业四年三月,仲春时节,边塞格外生机盎然,白云悠悠,蓝天如洗,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长满各种色彩艳丽的野花,姹紫嫣红,在风中摇曳。

而在大利城外却是另一种景象,一排排的蒲桃棚架延绵十几里,嫩绿的早苗刚刚爬上木架,占地数万亩的棚架上变成一片嫩绿的海洋,蔚为壮观,数十条沟渠引来黄河水,灌溉这片极为适合蒲桃生长的肥沃土地,大利蒲桃在两年前的秋天已经大获丰收。

更是在去年酿出了第一桶蒲桃酒,杨元庆进贡皇宫,令皇帝杨广大为赞赏,亲自命名为大利蒲桃酒,得到皇帝赞誉,大利蒲桃酒立刻身价倍增,和高昌蒲桃酒一样价格畅销两京,成为大业三年最引人瞩目的事件,大隋王朝已经能酿出自已蒲桃酒。

这天中午,一队使者在无边无际的蒲桃园大道上向大利城方向疾奔,为首年轻官员勒住了战马,惊讶地望着这片无比辽阔的蒲桃园,对身后几名随从笑道:原来大利蒲桃酒的蒲桃是从这里种出来的,今天算是亲眼看见了。

一名随从笑道:裴使君,说不定杨总管就在这片蒲桃园中,咱们可别又走岔了。

年轻使者便是裴矩的长孙裴晋,今年二十余岁,出任礼部员外郎,这次是奉命出使五原郡,通知杨元庆,大隋皇帝即将来五原郡巡视的消息,他先到九原县,却得知杨元庆去大利城去了,只得再次赶来大利城。

裴晋点点头,手下说得有道理,他向四处张望,只见一名老者正在修剪蒲桃早苗,他便翻身下马上前躬身施礼道:老丈,我们是从京城而来,想找杨将军,请问杨将军在蒲桃园里吗

老者呵呵笑道:年轻人我们这里有两个杨将军,一个是大利城守将杨将军,还有一个是我们丰州总管杨将军,你找哪位

我找杨总管。

上午他还在蒲桃园里视察,估计这会儿,回大利城了吧

多谢老丈

裴晋听这老者竟是关中一带口音,又好奇地问道:老丈是关中人吗

老者点点头笑道:我是雍县人,两个儿子都在这里从军所以我和老伴也迁来了。

老者指着周围用篱笆围起的一片蒲桃园道:你看这周围百亩蒲桃都是我种的我一年能挣上千吊钱,在雍县种田,一年百吊钱就到顶了。

老丈不用交税吗裴晋惊讶地问。

我两个儿子都从军,我自然就免税了,不光这百亩蒲桃园,我还有十亩桑麻田和二十粮田,一年我还可以买给县衙十石粮食,这种日子从前在关中是不敢想象的。

多谢老丈了

裴晋施一礼翻身上马,带领随从向大利城方向疾奔而去。

大利城后山的石窟原本是凿来藏身之处,现在却变成了大利城的酒窖这些洞窟里终年保持着一种较为阴凉的温度,是存放蒲桃酒最理想的场所。

石洞内,大利县县令杜如晦正陪同着杨元庆视察这些酒窖,一桶桶前年和去年酿制的蒲桃酒整齐地码放在巨大的岩洞中,足足有上万桶之多。

我们去年没有存放就直接上市,说实话,口感和香醇都比高昌蒲桃酒差很多,若不是圣上金口御封,也根本卖不了那么高的价格,今年我准备把价格降下四成。

杜如晦有些担忧道:如果价格降下来了,会不会让人觉得我们蒲桃酒不如高昌蒲桃酒好,要知道,很多人就是看价格,以为价格约高,酒品就越好。

杨元庆摇摇头笑道:你没有明白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说,最终售价不变,但卖给各大酒肆的价格下调,让利给他们,这样他们有利可图,会更多卖我们的酒,让那些粟特商人无利可图,他们就不会向大隋贩酒,过几年后,人人都知道有大利酒,却不知有高昌酒,这样,就会吸引更多的人来五原郡种蒲桃,河套地区的人口就会越来越多,人口增加,河套地区就会繁荣起来。

旁边杨思恩眉头一皱道:将军,河套地区能承受这么人口吗

杜如晦笑了起来,思恩多虑了,现在整个河套地区才五万多人口,你知道汉时河套地区有多少人吗汉元始二年有记载,当时河套地区共设立了九十个县,三十余万户,人口一百四十六万余人,现在还差得远呢

杨元庆点点头,杜县令说得对,关键是要获得朝廷的支持,圣上很快就要巡视五原郡,我们要趁这个机会争取到圣上对五原郡的支持,这也是我来大利城的原因,我们必须要准备充满,每一个细节都要考虑周到。

说到皇帝巡视,杜如晦又忧心起来,皇帝巡视一般都要地方献食,如果是几十人几百人倒没有问题,但当今皇帝巡视都是几十万人,百官后宫数十万军队,一个郡根本就负担不起,前两年去江南巡视,连江南那些富庶的郡县都喊吃不消,更不用说五原郡这样人口稀少的郡县。

杜如晦正想和杨元庆商量一下献食之事,就在这时,外面传来士兵的禀报,杨总管,朝廷使者来了,要立刻见你。

杨元庆笑着对众人道:刚说朝廷,朝廷就来人了。

他又回头问:使臣在哪里

已经到了,在县衙等数

杨元庆点点头,对杜如晦和杨思恩道:走吧一起去见使者。

众人下了石洞,片刻便来到了县衙,杨元庆走进房间便一眼看见了裴晋,他不由笑了起来,原来是你裴晋是裴敏秋的堂兄,和杨元庆见过几次,裴晋拱拱手笑道:元庆,让我好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