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三大金刚一起向徽宗禀报以后,看到了徽宗的明确态度,蔡京便在给山东路和浙江路的回复中明确要求他们一是要集中全力防匪抗匪打匪;二是要求各州府,各地方官府要协同一致将盗匪的猖獗气焰打下去;三是各地官府要守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防好自己的地,否则将严格追责。同时太尉府、枢密院和兵部,一起下了文书,要求各路禁军和厢军,都要抓好战备,互相协同,对所有义军及盗匪帮冒头就打,严惩不贷,保证国家安全。
朝廷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确,所以山东路和浙江路一个月之内没有向朝廷上报情况,也没有要求朝廷给他们支援。
但根据皇城司给杨光华提供的报告,正如他所预料的,不但宋江,方腊,田虎,王庆这四路义军越来越嚣张,而且许多地方涌现出了以推翻赵家王朝为目标的小股义军,当然最突出影响最大的还是宋江和方腊两支义军。这一个来月,宋江和方腊都在整训队伍积蓄力量,也不时对官府有小的袭扰,但没有大的动作。
可刚满一个月,首先是高俅坐不住了。因为高俅接到了山东路和高唐州驻军的紧急报告,说宋江率领梁山大军正在攻打高唐州,请求朝廷紧急支援。而山东路的奏报说山东路的兵力不足,尤其是,宋江的队伍已经扩展到几万人,仅头领就达到了一百多。面对这种情况山东路已经无力招架,呈请朝廷派大军前往山东,先打退进攻高唐州的剿匪平叛。尤其高唐州的知府是他的亲叔伯兄弟,他当然格外着急。
高俅一接到紧急奏报,立即就来到办公大厅,一看皇上不在,便问杨光华:“请问太师,皇上何在呀?我有紧急事项向皇上禀报。”
杨光华看高球的神情,还有他所说的紧急事项,就已经预料到是什么事情了。按徽宗定的,太尉府是管全国军队和军事的,重大事项可直接向皇上禀报。因此,就告诉高俅,“皇上在赏宝阁呢,你直接去那里吧。”
高俅便急火火的来到赏宝阁,看到张宁在门口,先跟张宁点了一下头,还没等张宁禀报,就径直闯了进去。可就是因为他既不禀报也不吭声就闯了进来,便看到了令人尴尬的一幕。李明妃正坐在徽宗的怀中,手里拿着一块鸡血石。徽宗手里拿了一根像是玉簪的东西,正在点点画画的,跟李明妃说着什么,一看高俅进来,徽宗的眼神晃了一下,李明妃也立即从徽宗的怀里出溜了下来,站在一旁,脸上泛起了一丝红晕,微微低着头,扭转身体,不看高俅。
徽宗的脸先是瞬间红了一下,接着便瞪了高俅一眼,有点儿不耐烦的说,“你什么事啊,也不吭一声就进来?还有没有点规矩啊?你知不知道,你这样的行为,要搁脾气火爆的皇帝,会砍你头的?”
徽宗的语气和说的这话,把高俅说愣了。自从高俅当上太尉以来,准确说是自打高俅从西北大营回到朝廷以来,徽宗这是第一次用这样的语气这样的态度跟他说话。而现在的高俅也已经是做了近二十年太尉的人了,自尊感自然是也很强,听到徽宗这样的一番几乎喝斥的话语,心里很不舒服,可自己面对的是皇上,因此也只能忍着,便拿出一张似笑非笑的脸说,“皇、皇上,臣、臣错了。臣有紧急的要事禀报,所以没来得及……。”
徽宗不等他说完,就截断他的话说,“你什么事那么重要、那么紧急啊?你是太尉,是大宋朝最高的军事长官,你统管着全国的军队,掌管着一百多万军人,遇到点儿事儿竟然慌慌张张,像什么样!快说,什么事儿?”
高俅就把山东路和高唐州的两份奏报,用双手捧着递到了徽宗的眼前,说:“皇上,你看看这两份奏报吧。”
徽宗说:“我不看。你说,什么事儿?”
高俅立马又陪着笑说,“皇上,这可真是涉及到江山社稷的大事儿,高唐州被宋江的梁山大军包围,已经围了七天,危在旦夕,山东路也发来奏报,向朝廷求援。臣想禀请皇上,您看这事该怎么办?情况非常紧急,所以臣才 ……。”
“行啦,不就是一帮子水贼吗?能有什么大不了的?高唐是多大的个州啊?围困了七天?高唐的知府干什么去了?让他在那里做知府,就是白拿朝廷的薪水、白吃朝廷的饭吗?朕就是养这样的窝囊废吗?还有你,这点事也值得来向皇上禀报?还这么着急,看你那惊慌失措的样子吧。朕知道了,你去找蔡京和杨光华商量吧。你们怎么商量朕不管,但是朕给你一个话,高唐必须守住,还必须得胜,必须把那些强盗水贼打退。你若办不到就不要来见我,若把高唐丢了,朕就革你的职。往后啊,这样的事你只需跟杨光华和蔡京商量就行了。有的事情啊,纯属于军队和打仗的事,你就跟童贯和张大山商量。要不然朕还要你这个太尉,要你这个三军统帅有何用,嗯?”
这样的话从皇上口里出来,高俅也是第一次听到。高球不禁觉得,皇上已经不再是当年的那个皇上了,即便在自己的面前,皇上也已经拿出真正的帝王气势和威严了。因此高俅感到了一种空前的、从未有过的紧张和后怕。这样想着,就赶忙收起了皮笑肉不笑的笑容,眼睛里闪露出惶惶然的神色,怯怯的说道,“哦是,哦是皇上,臣、臣这、这就去找太师和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