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怪不得,原来是个太监—徽宗想。便笑着说:“你有福气啊。看来你对桂花颇有研究唠?”
那太监园长脸上飞起一片红云,憨憨地一笑,道:“谢皇上!托皇上福,俺可不敢说啥研究,也就知道几个名。皇上您知道,这桂花哩,有金桂、银桂、丹桂和月桂。”
说着,太监园长一边引导皇上参观,一边解说,诚如今天的导游:“这金桂里吧,最名贵的有大花金桂、金球桂、金狮桂和九龙桂。银桂呢,属于木犀科,是中秋季开花的桂花当中,花色素雅的一类名贵花,像柳叶银桂、紫草银桂、青山银桂、白洁龙桂,十三桂等。 丹桂是桂花当中的花魁,最为漂亮,最好的是大花丹桂、齿丹桂、朱砂桂、宽叶红、富贵艳和红枣花。至于四季桂吧,也叫月桂,最有名的品种是天香台阁,再就是大叶佛顶珠、小叶佛顶珠、冬香红。”
徽宗听着介绍,看着一棵棵不同品种的桂花,就想,菊花虽然不如桂花个子高,但要论漂亮美艳,要胜出桂花不知多少倍;而桂花,相比菊花,优势在于不但个子高,叶片亮度高,而且香气浓郁,真可谓香飘十里。所以,菊花的美在于花色;桂花的美,在于花香。诚可谓各显其长各有千秋。于是,他暗暗定下了计划:中秋过后,他要在这艮岳里面住下来,天天来赏花闻香、写生作画,把各种不同品种的菊花、桂花,还有其它的花卉,将这些美丽圣洁之花魁的形像留给千秋万代的后人们。到时,就让沈婉陪着自己,身边有美人,有懂花的美人知己,画起来一定灵感炸裂,画作一定特有灵气倍加成功。
郓王赵楷这时却从后面凑到徽宗身边,问那位园长:“哎,这些桂花,恐怕都得需要三年五年才能长起来吧?特别是这些高大的,至少也得七八年功夫。这艮岳刚建起来,就能长出这么大的桂花树?怎么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呢。”
这话把园长问懵了。他很是尴尬地挠着腮帮,吭哧了半天,只说了一句:“这,俺也不知道,俺从来到这里,就都这么高大了。”
一时间,现场陷入了静寂。徽宗瞅着三皇子,觉得是他提出这么个问题,把气氛搞得不欢快不活跃了,因而就有点不快;但又觉得三皇子就是与众不同,一眼就能看出问题,又有点欣慰。因此,就想说点什么,为这位园长打打圆场。可一时又不知说啥好。
正这时,已经读懂徽宗表情的杨光华说到,“启禀皇上,童贯能把这事说清楚。”
杨光华话音刚落,童贯就已经往前几步,解释道:“启禀皇上,禀报郓王爷:这些菊花、桂花、还有牡丹园里的牡丹芍药,都是在艮岳建设的头一年,就先期在规划好的各种花木地盘上整好了地,移栽进来了。移栽的时候,就全是成年树和花,成长期本就都在三五年以上,因此才能得以如此的茂盛,开得这等鲜艳。郓王爷真是厉害呢,学识渊博,学养深厚啊!”
徽宗欣慰地点着头,郓王爷得意地退回到了自己的位置。此时,已到晚饭时刻。皇上以及皇家的人和大臣们,都来到园中最好的酒店,也是专门为皇家建造的景龙酒家就餐;其他的一万多人,分成了十几个团队,还是像午饭一样,在景龙江边,沐浴着夕阳的光辉,吸吮着桂花的浓香,饶有兴味的吃起了野餐。这也许是许多人心中最美好的记忆,更成为他们终生不能忘怀的美事
吃过了晚饭,稍事休息,徽宗便率队登上了万岁山顶。徽宗将在这里举行祭月仪式,也在这里与万人大团队一起赏月,一起吃月羹,共度团圆夜。
万岁山峰顶上的介亭里面,专门设了龙椅和皇上御景台,介亭也临时改成了御景阁。由于亭子空间有限,御景阁里就只安放了龙椅和皇后、沈婉,还有杨光华和蔡京四人的座椅,六个嫔妃和王爷们分别在御景阁东面的两个亭子里就座;皇子和公主们则分别坐在御景阁西面的两个亭子中。其他的大臣及后面的人,自然全都站在上山的台阶上、陡坡道上,人挨人人挤人、四人一排的队伍,从山顶一直排到了山脚下的大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