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宗在前,杨光华和张宁紧紧跟着,很快就来到了小店跟前,仔细一看,果然门关了,锁将军把着门。徽宗看着那把大铁锁,长长的叹了口气,跺了一下脚说:“唉,怎么这么早就关门了呢?这生意不做了?不可思议嘛。”
张宁就问旁边卖苏州糖糕的小店老板:“这团扇店看店的女孩去哪里了?怎么关了门?”
糖糕店老板一看皇上又来了,忙出来磕头,磕完爬起来就说:“小民奏明皇上,这小店儿,上午皇上走之后,就拥满了人,把小店的扇子都抢光了。下午早早的,那女孩老板就把门关了,回家去了。说晚上她父亲从苏州回来就又带货来了,明儿早来。”
徽宗双眼恍惚迷离、呆呆的看着那把大铁锁、那个门上方的“团扇”两个大字,似乎没有听到那姜糖店老板的话。杨光华和张宁站在皇上的后面,见皇上一动不动,谁也不敢说话。直到又过来一波从风情街到大集去的人,看到是皇上在此,便忽啦啦跪下,一边磕头一边喊“万岁”,皇上才像被惊醒了一样,对磕头的百姓说:“起来吧,起来吧,快赶集去吧,去吧。”
杨光华心想,看来是皇上来此小店,并为小店题字,带动了的小店的销售,人们都觉得皇上和朝中大臣们都买过这店的扇子,并且专门为其题了字,说明这团扇不但好,还有特殊意义,自然都来争相抢购。只是这可就苦了徽宗啊。
说着转身就又走回了办公大厅。这时候也已经快到下班时间了,徽宗就对杨光华说,“光华呢,庙会那里,不是专门有戏台,还有擂台吗?不知唱戏的都唱什么戏呀?”
杨光华回道:“启禀皇上,臣这里有一份他们报过来的,这三天庙会的节目单呢。要不您看看?”
徽宗一听,“哦?拿来看看。”
杨光华就从桌上找到那份节目单,递给徽宗。
徽宗看过之后,说:“好呀,这些戏都不错,晚上咱们也去看一看啊。逛庙会呀,若不看戏不看打擂,不看杂耍,那就没意思啦。还有,这上面写的,好像还有滑县的皮影戏,对吧?”
见阳光华点头,徽宗就说:“好,晚上朕要看一看这皮影戏究竟是如何操演的,朕只看过一次,但是并不知道如何操演,说不定啊,朕也要亲自操演一把呢。”
这话令杨光华一愣,心想,你是皇上,居然想着要操演皮影戏?岂不是胡闹?正想着,徽宗又说了,“光华,你没见过朕演戏吧?朕特喜欢演戏,朕还是一个好的优伶(演员)呢,他们都说朕演啥像啥,很入戏很入角色呢。”
杨光华不吭气,他听说过,徽宗和蔡攸王甫他们在延福宫里的小剧场,演过三次戏了。不过这三次演戏,听说只有蔡攸、王甫、张宁和几个太监在场。上舞台演戏的是皇上、蔡攸和王甫,其他人在台下当观众,为他们鼓掌喝彩加油。徽宗说这话的意思,难道是想今晚要在庙会的戏台上唱戏?若真是那样,岂不太荒唐了?
正想着,只听徽宗又说:“今儿晚上,咱们到庙会的大戏台上,看有没有机会,朕也过过唱大戏的瘾。这不冷不热的夜晚,灯火辉煌,丝竹阵阵,朕画好了妆,登上大戏舞台,在上面演上这么一个角色,一定是很过瘾,一定特爽!肯定比咱这个小剧场要过瘾多了吧?”
听罢徽宗一番话,杨光华明白了,自己的判断没错。刚要说话,张宁却抢过了话头,说,“皇上,小的觉得,您要在那个大戏台上演,皇上您一定会更加光辉,演得更精彩,一定比那些啥特级优伶还要棒。”
徽宗就用手做了一个打他的动作,嗔道:“不许瞎说!朕怎么能跟人家专业优伶比?再说,晚上还不知有没有机会呢,人家正在那里演着,咱们总不能去跟人家戏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