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挖坟掘墓争献古器(2 / 2)

“找御史台,找右正言,让他们去说。”杨光华说。

张商英一拍巴掌,高兴地说:“对!让他们进言。哎,对了,你的皇城司,不就在全国都有人驻扎吗?还有很多是流动的,他们调查来的情况自然更有说服力啊。”

杨光华说,“也行。只是他们只能负责调查,他们没有进言的职责。可以让皇城司把调查来的情况提供给御使和右正言作依据。说实话吧,有你宰相,有我,有我们这样的官员在这个地方还好办,如果没有我们两个这样的官员呀,那这场面更不可收拾,你觉得对吗?”

张商英一想,是啊,像蔡攸那样的人,还有朱冲那样的人,要再加上一个童贯和梁师成,这朝廷岂不是乌烟瘴气?当然这话他不能说出来,而是说:“是啊,只可惜我们力量还是小啊。御史台和右正言呢,我去安排,他们都属于我管。”

这时,张商英才把吴居厚的情况,向杨光华做了汇报。

第二天一下早朝,两人就去延福宫向皇上汇报。不料,他们还没有开口说话,也没有递上材料,徽宗就说:“吴居厚写申请了吧?朕就不看了,朕批准他提前退休。这样,参知政事这个职务呢,由何执中接任,户部尚书,由梁师成接任,吏部尚书,由郑居中接任,杨戬任内侍省总管。还有,前期,以万宝征集专署的名义发了个通知,是关于进献古器皿奖励的,但那个通知显然力度不够,标准太低,这样,以朝廷的名义再发一个诏书,凡是这一次进献各种宝贝价值超过三千贯的,如果是官员提拔三级,是百姓的,奖励田地三亩;不足三千贯、一千贯以上的,官员提拔二级,百姓奖励土地一亩;凡是价值不超一千贯,三百贯以上的,一律奖现金一百贯。 光华去拟旨吧。”

杨光华答应着转身就要走。可张商英却没动,而是说:“皇上,臣还有事要禀报。”

见徽宗点了点头,张商英就说:“臣觉的,那些献鼎献宝的,既然是朝廷征集他们愿意献,这奖励呢有所表示即可,太高了,朝廷负担是不是太重了?我听杨尚书说,他接手户部的时候,那时候有四万万贯的存款,可现在只剩了两万万贯不到了。如此下去,朝廷的财政可就无力承受了。.请皇上三思。”

在张商英说话的过程中,徽宗一直微眯着眼,从眼缝里瞄着他。见张商英说完了,就冷冷地问道:“还有吗?有话就说。都说出来,别藏着掖着的。”

张商英就又说:“刚才,皇上您说,让梁师成任户部尚书吧?想必皇上知道,太祖就规定了,宦官不得议政。宦官任大内总管无可厚非,可梁师成若任户部尚书,这可是违背祖制的。臣觉得这恐怕不合适。另外......”

“够了!”徽宗突然站起来,右手拄在龙案上,声音虽然不高,但是非常严厉地打断了张商英:“朕安排的事,你的责任就是去落实。现在还有钱,就算没有钱了,你也得想办法去搞钱,也得要落实好朕的安排。至于宦官能不能议政,这是谁说的?你说的?太祖?太祖那个时候跟现在一样吗?那时候有梁师成和童贯这样优秀的宦官吗?朕让你做宰相,就是要你做朕的臂膀,你就这样做吗?像你这样,朕这个皇上都没法当。摆正自己的位置,想明白自己的角色,知道么?”

当张商英知道,自己这样说,皇上肯定会不高兴,但是他没有想到皇上会如此不高兴,甚至发这么大的火。张商英被徽宗质问得头上都要冒汗了,一句话也不再说,等徽宗质问完了,他才说了一句:“皇上莫生臣的气,臣考虑不周。臣回去了。”

徽宗一句都没再吭,只望着张商英的背影,在心里说:真是不知好歹,不知天高地厚,一次罢了,又来第二次。你再来一次,我就罢了你,不让你做这个宰相了。等望着张商英的影子消失在了延福宫的大门外,徽宗才对杨戬说,快去把何执中,还有方庆、蔡攸,还有朱冲,梁师成,都给我叫来。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