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宗想,这也太快太容易了吧?可是话又不能说出口,就只是应道:“是,臣马上办。”
送走了刘混康,徽宗就催促杨光华说“光华你快去户部,给刘混康办钱的事。先给他把钱批了,让他先开始办着,再给户部补拨款诏书吧。”
徽宗之所以要杨光华亲自到户部,去办这笔钱,也许是因为他要信道学道研究道,甚至还要炼制仙丹什么的,这些事恐怕有些人会不赞成,更不支持。而刚刚接触刘混康就给他拨款修道观,也会引来一些批评性的看法。再说,眼下他自己对这种事该不该办能不能办,先帝们有没有这样办的,他不知道,心里也没数,所以为了稳当,他才决定让杨光华亲自出面。
杨光华其实摸到了徽宗的脉,很清楚徽宗是怎么想的,所以他来到户部见到杨震,直接就把事情说了一下。杨震一听,要给道士修道观,就皱眉头。杨光华看出杨震的心思,就问:“叔,你觉得这事儿可不可办,能不能办,办的话得需要给他包多少钱呀?”
杨震叹了口气说,“你问我,我怎么能知道啊?户部难道还管着修道观吗?这样吧,我马上把负责城市建筑的郎中叫来,让他来算一下。”
杨震就让他的秘书去叫人。不多会儿,那位郎中就来了。进门一看杨光华在,就有些紧张,慌忙行礼。然后杨震就让他算一下,修一座道观的话需要多少钱?那郎中也是愣了一下,这才拿出算盘,噼里啪啦噼哩啪啦算了半天,这才说道:“修道观呢,咱们没修过,也没大有数,我只是根据见过的道观大小和他用的建筑材料等等,我又想了一下,前朝的时候,神宗帝曾经给一个有名的道士拨过一笔钱,建设过一座道观。把这个结合起来呢,我算了一下大概需要啊,十万贯吧。”
杨震一听:“多少?十万?”
那郎中说:“啊,是啊,还有人工呢?修起来之后,还得有要点装修装饰吧?里边还得有天师的塑像吧?还有一些家具之类的也都得算进去。就算节俭着点用,至少也得要八九万。所以,干脆就给他十万。”
杨震就说了一句:“修道观,唉!修道观。”
然后就对杨光华说,“你回去禀报皇上吧,同时呢,也通知这个刘混康,让他亲自来拿这笔钱,三天之内来领取就是了。哦,对了,光华呀,你还得给我补个手续,就是拨款诏书呀。要不我这里下账就没依据。
徽宗一看杨光华回去,就问:“怎么样,批了多少?”
杨光华回道:“十万贯,说是有可能会剩下。穷家富路有备无患吧”。
徽宗自从见了刘混康,满脑子就是三件事儿,一是再见刘混康;二是生皇子,不知准不准;三,跟着刘混康学习道教修道之法,炼丹之术。
第二天徽宗就又让杨光华派人去找刘混康,要再把刘混康请到垂拱殿来。杨光华一面安排皇城司的人去找刘混康,一面就对徽宗说,“皇上,这里是大臣们来拜见您的地方,如果一个道士每天在这里进进出出,恐有不妥吧?毕竟这里是全大宋的中央啊。”
徽宗一听,先说了一句,“有什么不妥?朕想见谁就见谁,愿意见谁就见谁。谁能说什么?怎么着,朕要见谁,还得要别人批准、看别人眼色?”可转眼又说道,“啊,这样吧,以后呢,朕也不再读书了,就把御书房,临时作为朕修道的地方。后宫那边建好了之后呢,朕再到那里去。去御书房的时候,让小鸡鸡陪着朕就可。这边的事儿,你呢就多辛苦点,全部都担起来。只要不涉及到朕的江山和朕的皇位的特别重大事件,你就只管处理,你要特别注意跟蔡京和高俅的关系啊,要处理好。对他们呢,你处理的应该比我想像的好。”
杨光华说道:“谢皇上!臣绝不辜负皇上的厚望和信任,把朝廷的事打理好,请皇上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