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华在皇城司的报告和给高级官员发放补贴,非常成功,效果极佳,对此他很感欣慰。两项议程进行完毕之后,一看时间,还有半个时辰才下班,于是就又往垂拱殿走去,想去把没处理完的奏章处理一下。离着垂拱殿老远,就已经看见杨戬坐在自己的位子上,说明皇上已经回来了。心里就疑惑,上午分明徽宗是说好了的,下午,江上云上课,可能要一整个下午的时间,因为江上云讲课啰嗦,主张道理要讲透,事实要摆明。可为什么早早就回来了呢?难道是有特别事吗?
这样想着,就加快了脚步。进了大殿门,就直奔皇上的龙案,给皇上行了礼,就说:“皇上您回来得挺早呀。”
徽宗正挥毫泼墨,又在画鸟。头也没抬,只说了一句,“嗯,你也回来了?讲完了?”
杨光华又说:“臣完成了所有的事项,看着时辰还早,就赶回来了,没想到皇上您也早早回来了。”
徽宗依然没有抬头,手里的笔也没停,只是淡淡的说,“没意思,老夫子又讲什么民贵君轻啊,执政要为民呀,江山是靠民众维系的,等等等等,老掉牙的东西,一遍又一遍的唠叨,耳朵都听出茧子了。朕这里正好还有事儿,就要求提前下课了。”
说到这里,突然像想到了什么事,徽宗停下了手上的笔,喊道:“小鸡鸡,蔡京怎么还不来?”
杨戬马上应道:“皇上,小的让手下去叫过了,要不小的再去催一下?反正杨大人回来了,小的去吧?”
徽宗说,“哦,再等等吧,还不来,难道这棵菜老了吗?老了吗?”
这话刚刚落音,就听到门外传来一声咳嗽,接着是有点喑哑、但还算洪亮的声音,“皇上,老臣到了。”
接着,蔡京大踏步的跨进门,径直来到徽宗的面前,行过礼,说,“皇上,您召老臣,有何旨意啊?老臣得到消息就马不停蹄的跑来了。”
徽宗一听这话,就笑眯眯的看着蔡京说道,“哟,老骥伏枥,不能志在千里了,还能日行八百吧?走的蛮快嘛。”
蔡京一听皇上开他的玩笑,心里一下就轻松了,不自觉的就用手挠了一下耳朵唇,又问:“皇上,您召老臣来有何......?”
杨光华一看这情形,知道是皇上专门找蔡京有事儿,就赶紧回到了自己的位子上坐下来,抽出几封奏章,一边看一边听着皇上和蔡京对话。
只听徽宗问道:“没有什么特大的事儿。我只问你一下,听说那个什么叫市易务,他那个提举向你要官儿了?”
蔡京一听,就愣了一下,皇上怎么会知道这事的?再说一个五品六品的官,皇上一向不过问,今天怎么突然问起这事来,心里不免有点打鼓。他知道徽宗既然这么问,说明他已经有真凭实据。于是他就说:“啊,是啊,皇上,有这事儿。嗯,这是老陈在部署安排端午庙会的时候,他提出来说,如果他把端午庙会办好了,办的出彩,皇上满意,他要求老臣给他提提级,就像杨大人给皇城司提级提格这样,当然步伐不可能这么大。皇上您是有特别旨意吗?你如果有特别的旨意,老臣当首先按皇上您的旨意去办。”
杨光华一听蔡京这话,先把自己拉出来垫背,这意思很明显,前有车后有辙呗。事实上,市易务这事儿分明在前,解决皇城司的事在后,并且皇城司提级提格的事,也不是皇城司其他人提的要的,而是杨光华本人提出来的,目的是为了调动积极性。再说,杨光华跟皇城司的其他人,除了工作关系,没有任何关联和交易,而你蔡京跟这个市易务的提举,可是有利益交换的,性质不同。当然这些话只是杨光华在心里说,却不能说出口,他就貌似看奏章,其实耳朵早就伸到了蔡京的跟前。
这时只听徽宗说:“朕也没有什么旨意,朕倒是觉得他如果真的把端午庙会办得很出彩,作为奖励,给他提拔这么半级一级的倒也不是不可。只是呢,朕要提醒你,啊,有些人呐,胃口可是挺大的啊。你是宰相,是百官之首,你是替朕掌权的,不是给哪个人管事的。还有一点儿,你作为宰相,你的待遇呀,薪俸啊,各种补贴啊,都是很丰厚的,千万不要为了一点蝇头小利,毁了自己老臣的名声啊。朕没有别的事儿,只想了解一下这事。叫你来,是因为还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