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民众颠狂徽宗迷醉(1 / 2)

玉津园一带,虽然就在御街南头,离皇宫也不远,但平时并不热闹。每年只有清明和中秋这两大节日,踏青的、赏月的人多,这里才热闹一阵子。但腊月十七这天,却破了先例。一大早,人们就从四面八方,向玉津园一带聚集。到卯时左右,已经像赶大集一样热闹了。

喜欢扎堆儿,喜欢凑热闹,喜欢打听事儿这些习性,似乎老祖宗们就盛行。太尉府里忙上忙下忙前忙后忙着太尉大婚的人们,一看府门外的人越聚越多,他们也十分兴奋和高兴。他们知道,这是来看太尉大婚热闹的。可他们却想错了。这些前呼后拥早早就赶来的人们,其实是奔着皇上来的。从坊间得到的消息,皇上皇后公主和驸马今天要到太尉府,为太尉恭喜大婚。京城的人们,都听说当今圣上是一个大美男,是个潇洒天子。很多人都说,当今圣上英俊潇洒,才华横溢,英明神武,是大中华历史上最英俊最有才最圣明的君王,民间把当今圣上传的非常神奇。

但是京城的百姓也好,底层的官吏、包括吃皇粮的衙役、兵卒也好,没有谁真正见过当今圣上。所以谁都想一睹圣上的真容。据说,看上一眼皇上真容,儿童百病不侵茁壮成长;青年人事业发达前途无量;老年人福寿绵延身体健康。皇上要出席当今太尉大婚婚礼的消息,象长了翅膀一样,很快就飞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得到消息的人们一边继续传送着消息,一边带着或跟着家人、还忘不了呼朋唤友,往太尉府涌去。

王诜和高俅,商定腊月十七举行新婚大礼的时候,并没有让司天监观看天象。但这天的天气,还真是给面儿。虽然刮着北风有些清冷,但天空碧蓝碧蓝的,像是天上有清洁工专门清洗过一样。冬日的太阳,虽然看上去没有春夏的太阳那么大,似乎离着人间有些遥远,可因为天晴得太好,阳光就分外的灿烂。这样的天象,往往被人们解释为大大吉祥,象征着新婚夫妇吉祥如意、琴瑟和谐、幸福安康。 当高俅由王诜陪着,到杨震家里接上新娘,回到玉津园附近的大街时,太阳已经老高。高俅骑在高大的棕红马上,原本蜡黄的脸色,在阳光照射下,竟泛着红光,神采奕奕。

高俅不时的回头,望望里面坐着新娘的车轿,感到了一种无比的幸福和自豪。因此一路上那幸福快乐的感觉,就像大雨过后的喷泉一样,直从心里往外喷涌。快到御街南首,就看到街上的人都在往前跑,越往前走人越多;接近太尉府的时候,大街上已经水泄不通了。高俅既高兴,又觉得莫名其妙。他高兴的是人们来看他的大婚之礼,竟然这么多人。足以说明他高太位名气之大,影响之广;可又觉得居然来这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

街上的人,实在太多了。这么多的人,别说后面的车轿,就是他和王诜骑的马,都无法通行了。王诜一脸的焦急。后面的新婚大典议程,都是定好时间的;还有皇上皇后在等着,这样被堵在街上,如之奈何!又等了一会儿,看到人越聚越多,远处还有人络绎不绝,继续向这方涌来。王诜便问高俅,“新郎啊,你看这局面怎么办呀?咱们就在这儿等着?”

两人正愣在那里着急的时候,只见一队装束严整的士兵,手持长矛连推带拥的,把人向两边分开,中间就留出了一条足以能通过车轿的通道。高俅和王诜终于松了口气,继续驱马前行,后面的车轿也跟了上来,很快就出了街口,来到太尉府。

原来,是杨震在送走了接新娘队伍之后,单独坐着他的马车,抄近道快速赶到了太尉府。看到街上的人越来越多,知道后面接亲的队伍很难通过。他便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了陪在皇上身边的杨光华,说:“外边的人太多,已经挤得快要水泄不通了。只能请皇上带来的御林军帮忙。只有你才能令得动他们,快让大山带一部分御林军出去清道,为接亲的队伍打通道路。要不然他们进不来。”

杨光华明白了杨震的意思,马上让身边的小太监喊来了张大山,对他说:“外边大街上人太多,接亲的队伍过不来。你马上分出一只小队伍,出去把路疏通开。”

张大山听罢,说一声“好”,便带着二十多个人的队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出了一条能通车轿的通道。

接亲的队伍终于顺利来到了太尉府的大门口。

高俅下了马,等着新娘的时候,杨震急匆匆来到他的跟前,附在他的耳畔,悄悄的说,“皇上皇后已经到了,在上房等着呢”。

也许是被幸福冲昏了头脑,或许是因激动和紧张,导致大脑断片儿,竟把皇上来出席他的婚礼这事忘得一干二净。此刻,听杨震这么一说,他才如梦方醒,浑身一抖,就问杨震,“哎哟,我怎么把这天大的事忘了,你看,你看该怎么办?”

杨震就说:“此时去请皇上,正当时。你带新娘先去拜见皇上和皇后、公主还有驸马,并请皇上到前堂正首就座。下面就要拜堂,我都安排好了,你只管按司仪官口令做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