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完了酒,经皇上恩准,王诜带高俅回自己府上歇息。离开皇宫,王诜就要请高俅去撷芳楼。王诜说,“两年多,快渴死了吧?总算回来了,去叫头牌,大干一场,猛补一把”。
高俅说:“唉,实在太累了,酒也喝得太多,实在没心情、也没有劲头了。多谢王大人替高俅想得这么周到。”
王诜只好作罢,二人回王诜府上歇息。
不知是心里有事睡不踏实,还是酒喝得太多的缘故,高俅早早就醒了。草草吃了点饭,就来到了垂拱殿,恭候皇上。
待早朝结束后,皇上回到垂拱殿,询问了高俅歇息的情况,又让高俅把西北边疆的守备、军队的兵力部署和西夏军的大致情况说了一下。这是徽宗登基以来,第一次听取军事方面的情况汇报。高俅就象作了周密准备一样,思路清晰,语言流畅,特别是说起两次战争情况,绘声绘色,俨然是在讲故事,大有将军讲述和分析战事的风度。
高俅的汇报,让徽宗很是满意,也大为感慨。觉得两年的磨砺,高俅真的出息了。不但经受了锻炼,也给皇上掌了脸,添了彩。
听高俅汇报完了,徽宗就让杨戬去传蔡京和刘景升。
高俅此前不认识蔡京,更不认识刘景升。通过刚才皇上和蔡京的一番对话,自然已经认得。
此时,一听皇上的话,便立即往前三步,站到蔡京跟前,十分谦恭地说道:“宰相好,高俅见过宰相。”
蔡京原以为,高俅本就是个沷皮,这种人既然那么受皇上重视,肯定会狗仗人势。却没想到,与他想象的完全相反!
蔡京便也笑呵呵的说:“啊,呵呵,不必拘泥,不必拘泥,我们都是皇上的臣子,在这里只有给皇上行礼的份,老臣哪敢承受这等大礼。”
徽宗并不知道高俅和蔡京互不认识,看着二人相互客气,倒觉好玩。杨光华原本也不知道蔡高二人互不相识,但一看二人的反应,就明白了,于是插话说:“高大人呢,光华失误,忘记介绍了。这位呀,是咱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大臣、宰相,蔡京蔡大人。”
蔡京忙说:“蔡京,蔡京,皇上的臣子”。
杨光华接着说,“蔡相本来兼着枢密使,也就是全大宋军队系统的最高长官”。又指着刘景升,说道:“宰相高风亮节,把枢密使职位让出来了。这不,这位就是主持工作的枢密副使刘景升刘大人”。
高俅便又转身向刘景升行拱手礼,说:“还望刘大人多多指教,多多指教。”
杨光华介绍完毕,就不再说话。关于高球的任职,杨光华是不能说话的。这个人情,这个权利和资格,必须是皇上的。蔡京和刘景升当然更无话说,现场一时陷入沉默,气氛有些冷清。
徽宗看了看几个人,皱了皱眉头,沉思片刻,说道:“啊,是这样,高俅任职的事啊,朕考虑了。你是军队出身的,有战功,又是军官,这样呢,你就到枢密院去干吧。先给刘枢密当副手,正四品。你们都是枢密副使,但刘景升主持工作,正二品。高俅,你还有什么想法和要求吗?”
高俅一听,几乎被惊呆了,也被乐晕了。他没想到,自己一个原来一天官都没当过,只到边疆大营待了两年多,混来一个六品军官和两个战功,居然一下就当上了枢密副使,还是正四品。天哪,这样大的好事儿,怎么一下就落在自己的头上了。看来,只要有皇上罩着,自己何愁升官、何愁发财呀!心里过分高兴,说话竟然不利落了,结结巴巴地说:“球球,球球只有,只有好好干,努力干,报答皇上。皇上放,放心,球球一定好好干。别的,没,没了。”
徽宗很是欣慰地说:“唔,好,好呀。那就刘枢密去枢密院报到上班吧。宰相,你就代表我,把球球送过去?”
蔡京本来还有别的事项,要向徽宗禀报的,但一听徽宗的安排,就喏喏道:“哦,好,好。走吧,高枢密?”
高俅一听这称呼,又是一惊,愣了一下,就一边“哎哎”地应着,一边给徽宗磕头,起来又给杨光华作揖。礼数都到了,这才跟着蔡京和刘景升,走出了垂拱殿,一边走还不住地回头看;
徽宗也站在大殿门口望着,一直望到身影快要消失,才回到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