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九章 何不(2 / 2)

“会织布去加入别的织纺,其他人专心种棉花,什么套种,三年两轮作,都搞起来。

织坊再多,也要有棉绒纺出的线,才织的出布。

同时你们村离河近,搞些桑蚕,养鱼养鸭的生计,也能赚钱。”沈小叶列举了不少。

河西村里长至今都在想她描画的场景,于是更加催促村民族人加劲干,天亮时,他们已经挖出个三间房大小的地窖。

大伙高兴之余,都撺掇着里长找沈小姑娘来检验一番。

然而当他们休息不久寻到县城时,发现文庙门口更多人找来卖布买便宜粮的,根本就挤到沈小叶前面。

直到又过了一天,沈小叶才算是忙完,她带来的银钱兑出后,兜兜转转全进了县衙。

好在三万匹布也够她支撑半年了。

谭知县找来商谈,希望她再多买些回去。

沈小叶两手一摊:“县尊,我没钱了。”

“只剩下回家的路费了。”自从河间府用会票兑出几千两的碎银和铜钱,常老镖头每天守在车边都没好好休息过,他最知每日的流水。

谭知县则有自己的打算,“我为你们垫资,回京之后你为我筹集新粮运来。

只要在明年三月之前,就行。”

沈小叶与常老镖头对视一眼,在他眼神隐嗨的拒绝之际,沈小叶立刻道:“到京后,我依然没钱。

并无办法给您筹集许多粮米。”

谭知县了然:“怕折损太多?”

“是,而且京城本就靠漕粮运输。

没有大利,粮商是不愿再以陆路前来的。”她得量力而行,不熟悉的行业莫伸手。

沈小叶问:“马上秋粮入库,您还买粮作甚?”

谭知县:“为明年夏收前准备,每到那时粮价奇高。

我担心乡绅们因农户高出他们的价格卖布,到时哄抬粮价,粮食到底农人又被刮去几层。

而建个义仓库,能有效平抑粮价。”

“这钱如果是您自己垫的,我以为最好不要。

所谓义仓也是丰收时,鼓动农人和乡绅捐粮而已,您倒不如也给乡绅们牵牵线卖布,好让他们多捐点。”沈小叶犹豫片刻,到底说了出来。

她道:“西北布商因为开中法供应边军布匹,需求量奇大,您不妨找找这方面的关系。

相信他们一到,肃宁布根本不愁卖,且还能打出一片天地。”

她可不是胡说的,曾经她有在同学老家学染布时,看到过不少相关记录。

谭知县沉吟片刻,道:“本官再想想,你们回去的路上小心。”

“好的。”沈小叶准备明日就出发,而且已经联系到河间府大车店,再租他们十辆车加入车队运货。

回去的路上,常老镖头不解:“你让谭知县招徕西北布商,何不自己转手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