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底下还有你这等忘恩负义的猪狗么!?”
难民们见好端端一个人,在眨眼之间被他打成了血人,谁还敢乱动?
那汉子让他打的说话都没力气,声若蚊蝇般哀求:
“小人知……错了,公子,饶命啊……”
无心一脚将他踢开,指着难民骂:
“抢啊!怎么不抢了?”
“你们抢的好啊!抢的米全撒了,谁也吃不成!你们他娘的是不是傻!?”
站在前面的一个老汉跪倒在地,哭哭啼啼道:
“公子,您虽然是好心。”
“可这么许多人,只得这一点米,哪够分的?拼命争抢,或许能吃到一口。不争不抢,恐怕连一口也吃不到啊。”
“谁说只有这一点?”无心算术不好,但赤米三钱一石,五百两银子绝不止买一百石,他还是知道的。
何况他家姐儿适才说过:
“粥得一锅一锅的煮,一下都给你们,你们也煮不过来呀。”
“且等这些舍完了,再问姐儿要吧。”
他照搬他家姐儿的话,擅自加了些边墙城特有的语气助词:
“粥不得他娘的一锅一锅煮么?一下都煮给你们,你们喝的过来?”
“愣着做什么?赶紧把地上的米给我一粒粒捡起,放到锅里煮!”
“等煮完了这些,我再回家取米!”
难民们闻言,一窝蜂冲过来捡地上米粒。
他见有些人是乖乖按他命令捡米,有些却偷偷往怀里揣。
他揪住一个偷米的,打了两耳光:
“把米交出来!”
“你没粥吃了,滚!”
这招杀鸡儆猴,十分有效,其他人再不敢偷米,都乖乖放到锅里。
一共七口锅,很快装满。
剩下的米则放回袋中。
人多好办事。
不一会儿的功夫,满地赤米又都被重新拾起。
可无心一看米袋,一百变成三十。
原来难民只是捡米,自然不会再将沙石、稻壳、草籽、米虫重新放回米袋中,
等于说刨除杂物,这一百石米实际上就只有三十石而已。
三十就三十吧,多加点儿水,说不定也够一万人喝。
他家姐儿平日煮粥时,不就往死里加水?
不论多少水,只要有一粒米,那也是粥!
他家姐儿常如是说。
他找块石头一坐,翘起二郎腿,指挥难民:
“你们,去捡柴火来。”
“你们,会垒灶不会?”
“这几个妇人,过来熬粥。”
“那边的汉子,到河里打水。”
做大事的人,并不需要什么事都会做,重要的是知道将什么事交给什么人去做。
他无疑是做大事的人,自己什么事也不做,却将所有事安排的头头是道。
难民们领他命而去。
眨眼之间,灶垒好了,水打回来,米也入锅,柴火点燃。
他犹自翘着二郎腿,吩咐其他人:
“都给我站好了!七口锅,给我排成七队!”
“丫头和小厮排到前面来,老儿和老妇排在丫头、小厮后面。”
“接着是妇人,最后是汉子。”
“我直你娘,你一脸胡子,装什么小厮?滚到后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