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包哲东、郑福林,还是林纯鸿、陆世明,均认为,绝不能让难民入城。南阳城本不大,粮食储备也不多,哪里能容得下高达十多万的难民?而且,贼寇惯于里应外合攻破城池,放任难民入城无异于埋下一颗定时炸弹。
包哲东心急如焚,他为官多年,深知,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城外的十多万难民,一旦高迎祥挥兵南下,这些难民随时会转化为贼寇,成为南阳城的梦魇。
而且,包哲东也知道,要解决这么多难民,只有林纯鸿才有这个本事。
所以,包哲东在第一时间找到了林纯鸿,请求支援。他哪里知道,林纯鸿也正在为难民一事头痛不已。
荆州军在南阳算得上是声名显赫。崇祯七年初,南召一战,挡住了李自成南下的步伐,让南阳人记住了荆州军的名字,后来,左良玉气势汹汹地在新野、唐县劫掠,却被荆州军三两下就砍下了头颅,让南阳人认识到荆州军的能力,前不久,林纯鸿又消灭高迎祥精骑将近万余,让南阳人彻底相信,荆州军能够轻易地将贼寇驱逐一空,还南阳一个平静的生活环境。
更重要的是,与其他官兵不同,荆州军从不劫掠,也从不扰民,让老百姓对荆州军充满了好感,说什么也不愿意脱离荆州军的庇护。
老百姓不愿意离开尹庄,可就让林纯鸿为了大难。荆州集团为了供应北上的三四万大军,不仅将转运部的潜力发挥到极致,还动员了大量的民夫从事转运一事,哪里还有余力运送粮食北上救济难民?
“林军门,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没有粮食,难民随时会成为贼寇,今日辰时,就因为缺衣少食发生了难民暴*动,好不容易方才弹压下去,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
包哲东心急火燎地找到林纯鸿,直言不讳地点出了形势的紧急和险恶。
“这帮难民还真让人揪心的,死也不肯离开南阳。襄阳不是没有粮食,养活百万闲人也不是问题,现在的问题是粮食根本运不上来!”
包哲东听闻后,算是彻底抓瞎,怔怔地说不出话来。
最终,包哲东灰心不已,拱手道:“本官在南阳为官三载,算是担惊受怕了三年,心力交瘁。待击退高贼后,本官准备纵情于山水之间。军门之能,本官早就见识过了,还望军门以南阳七十多万生民为念,务必遮护乡民,还南阳一个太平盛世!”
说完,包哲东庄重地向林纯鸿行了一礼,告辞而去。
此话无异于明确告诉林纯鸿,击退高迎祥后,南阳以后就任林纯鸿作为,绝不设置任何障碍。
林纯鸿心里不无所感,正皱眉沉思,忽报,军政总管唐文介求见。
唐文介乃万历四十四年进士,本为荆州府推官。在林纯鸿彻底架空了荆州府之后,经过一番思索和衡量,索性投奔了林纯鸿。林纯鸿发现唐文介精通律法,将其放在了监察府荆州部总管的位置上。
唐文介思路活跃,文采出众,又具备雄辩之才,时常参加行知书堂的辩论会,在士子中闯出了偌大名声,深得林纯鸿看重。后来,军政司组建后,林纯鸿任命唐文介为军政司总管。
唐文介掌管军政司后,凭借着深厚的律法******功底,将都督府的升职升衔、奖惩诸事整得清清爽爽,得到了将士们的一致肯定。
这次,林纯鸿率军北上,又将唐文介带在左右,任命为行营军政总管。
“唐总管,此次前来,所为何事?”林纯鸿不等唐文介行礼,直接问道。
唐文介一丝不苟地行过了军礼,回道:“回军门,自高贼大规模纵兵劫掠后,荆州军内部有一忧、一喜,需要向军门汇报。”
“哦?忧在何处?喜在何处?”
唐文介拱了拱手,慨然道:“一忧在于军心涣散!荆州军中,兵丁入伍之始,军门就着力教导,荆州军乃父老子弟兵,拼死作战,只为保护父老乡亲不受贼寇、外虏荼毒,只为生我养我的家园不受荼毒。这些年来,军门说到做到,荆州军遮护了湖广一府二州,给父老提供了一个难得的世外桃源。兵丁们深感军门之恩,将军门的教导深深地刻入了骨子里,一刻也不敢忘!然而,现在南阳父老受到了贼寇的肆意掠杀,请问军门,兵丁该作何感想?”
唐文介说了这么多,林纯鸿将其归结为一句话:荆州军是有信仰的军队,现在信仰受到了冲击,荆州军面临着军心涣散的危险。
林纯鸿刚想辩驳,哪想到唐文介滔滔不绝地说道:“此乃一忧。一喜在于,兵丁亲眼目睹贼寇残害乡民,无不愤恨于胸,发誓要与贼寇决一死战,军心可用,士气可用!”
说完,唐文介拜服于地,道:“属下恳请军门出兵迎击高贼,为了荆州军,更为了南阳的民心所向!”
林纯鸿上前扶起唐文介,道:“唐总管放心,这三日之所以按兵不动,非为袖手旁观,实为等周都督和桐柏弓兵!现在,周都督已至新野,樊逸周率桐柏弓兵赶到南阳,迎战高贼时机已到……”
林纯鸿转身大喝道:“来人!擂鼓聚将!”
隆隆的战鼓声骤然响起,大规模征战,即将开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