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集思广益(1 / 2)

“这两个事情其实可以一起做,让新任的乡长,主抓学堂的创建和学童的招收。”

“对于这两件事,大家有啥想法,可以说出来,众人拾柴火焰高,咱们集思广益,把这两件事办好,万县的基础就算牢固了!”

张成业说完后,便期待地看着大伙,希望大家都能发表下看法,这两件事也是李泽天很关心的,要立马就推进的。

这次为了让更多人参与万县的决策,李泽天还让万县学院的于鸿博也来参会了。

于鸿博等张成业说完,便朗声说道:“创建学堂,招收学童,这可是大好事,我建议跟万县学院一样,不收学费和束侑,让更多的幼童能读书识字,最好强制让每个孩子都到学堂读书!”

刘啸虎想了下,问道:“学堂招收的幼童,年龄在什么范围呢?十一二岁的孩子,都能下地干活了,百姓们不一定愿意让他们读书吧?”

这个问题,倒出乎于鸿博的意料,便说道:“孩子们读书学习,想要出人头地,起码也得读书到十五岁左右,才能学完圣人言论、诗词、书法和算术等课程,所以学堂招收的学童最好在六七岁到十岁之间,并一直学习到十五岁,再谋取出路!”

“不过刘都尉的话,也有道理,大一些的孩子能够帮父母干活,百姓不一定愿意让他们读那么久的书,这个咱们就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劝说百姓让孩子继续读书!”

“对于学习比较好,有继续读书意愿的孩子,咱们就做孩子父母的思想工作,告诉他们读书后能有更好的出路,加上读书不收费,他们应该能同意的!”

刘啸虎听完点头道:“这个倒是可以!”

不过冯梁却有疑问,出口问道:“就算学堂不收费,可读书学习,笔墨纸砚和书本的花费也不低的,普通百姓会送孩子到学堂读书吗?”

毕竟这时候,大多数百姓都穷的不行,刚混个饱饭,还真没多少钱供孩子读书的,毕竟除了笔墨纸砚,多少也得给孩子准备件体面的衣服,再算上在学堂的吃喝,确实是笔不小的开支。

冯梁虽然掌管户房,但万县的各项支出,他一个人也做不了主,更关键的是万县府库现在没啥收入,全靠李泽天跟吕正志合作的煤炭生意赚的钱补贴,才维持了万县官府的运转。

李泽天见状,便说道:“大家说得都很好,既然要办学堂,就得解决学堂入学会遇到的问题,笔墨纸砚可以由官府出面,批量采购,分发给孩子们,书本的话先不着急,蒙学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先抄写老师的书本,慢慢学习,回头我来解决书本的问题。”

“至于其他问题,比如学童的住宿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咱们再讨论,总之要让尽可能多的孩子入学读书,起码要能识文断字才能退学,不至于连告示都看不懂!”

李泽天说完,对于学堂的问题就剩下老师和教学内容了。

于鸿博见李泽天轻易就解决了学童入学的问题,便问道:“将军,派往各乡学堂教学的老师人选有了吗?”

李泽天笑道:“已经有了,年前我培训的那批书生,可以到各乡学堂教学,主要教授蒙学和算学!”

于鸿博赶紧问道:“儒家的经典学说,不安排一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