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不可谓不大,想法不可谓不美好
然打天下又岂是那么容易纵观历史洪流,第一人起义的人取得成功的机率是少之又少,几乎为零,最终是给了别人作嫁衣
在汉帝刘宏到达邺城之后不久,黄巾起义已呈一发不可收之势,他们率领起义军攻打州郡,焚烧官府,没收豪族财物,许多地方官吏更是闻风逃窜。一个月多的时间里,全国各地无路可走的农民纷纷响应,局面已有失控之危。
听着各地飞报上来的信报,屁股还没有坐稳,病体尚未痊愈的汉帝,更是觉得雪上加霜,焦头烂额。汉室将危,汉灵帝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再也顾不上病体,连忙召集众臣商议。
启禀陛下,臣有本奏刚刚被封为大将军的何进站了出来,开口说道。
何爱卿,快快请讲这个时候汉灵帝已成了无头的苍蝇,没了主张,也不摆什么皇帝驾子了,说话也随和了许多。
现在中央已没有足够的兵力征剿贼党,臣认为应该下诏各地严防黄巾乱军,命各州郡准备作战,训练士卒,整点武器,召集义军平叛。何进开口说道。
何进是大将军,负责全国战事,可他手里也就只是这么几万兵马,自保尚且不足,又如何平息各地的黄巾军,只得出此下策。
准奏汉灵帝听了,想也不想便答应了下来。
对汉灵帝来说平息黄巾之乱,保住汉室江山是头等大事,哪还顾得了以后的事。
启禀陛下,臣有本奏太常刘焉也站了出来。
爱卿请讲
臣认为各州郡抵抗黄巾乱军不力,一个重要原因是州刺史权有不足,不能有效地组织义军对抗黄巾乱党。中央应权力下放,改刺史为州牧,让其拥有地方军政大权,更有效地打击黄巾乱军。并建议由皇室宗亲或朝中重臣担用州牧,整合州郡之力,全力清剿黄巾乱党。刘焉大声说道。
准奏汉灵帝想了想,觉得有理,便也答应了下来。
在汉帝刘宏眼中,大汉天下是刘姓天下,只有真正掌握在刘姓宗亲手中才是最为稳妥。
老臣认为,现在中央政府虽然无力清剿可地黄巾乱党,然刚可以派出几员大将,亲临现场,负责四方战事。老太尉杨赐也站了出来。
老爱卿还请详细道来汉灵一听,觉得有理,点头说道。
现黄巾乱军主要有四大块,以贼首张角为首的雒阳黄巾乱党,以张梁张宝为首的北方黄巾乱党,以张曼成领导的南方黄巾乱党,由波才彭脱领导的东方黄巾乱党。
这四地又以贼首张角领导的雒阳黄巾军最为强盛,也是黄巾乱党的核心。臣认为只有镇西将军皇甫剑才可将他消灭,而且一旦消灭了贼首张角之后,其余各地黄巾余党也就成了一盘散砂,便可各个击破,不足为患。
臣建议,任命皇甫嵩曹操为将,负责平叛波才彭脱为首的东方黄巾军。任命卢植袁绍为将,负责平叛张梁张宝为首的北方黄巾军。任命朱儁袁术为将负责平叛张曼成为首的南方黄巾军。
老太尉杨赐虽没有真正经历过战事,但掌国家军事多年,见识还不是一般的强,分析条理清楚,针对黄巾军的弊端,迅速作出最为妥切的安排。
诸位爱卿以为如何这下子汉灵帝被杨赐搞懵了,他哪知道得这么多,只得救助于各位大臣,大家的意见便是他的意见。
太尉此议甚善臣等并无异议大臣们几乎是同声答道。
赐封皇甫嵩为左中郎将朱儁为右中郎将卢植为北中郎将,曹操袁绍袁术为骑都尉,即日起负责征剿黄巾乱党事宜
传旨镇西将军皇甫剑领镇西军剿灭黄巾贼首张角妖人,功成之日,朕定大加封赏汉帝刘宏这个时候也不再吝惜官位,战还未开打,就大肆封赏起来。
又有大臣建议解除党禁,推举民间有深明战略的人接受面试,并委以大任,也得到了汉帝刘宏的同意。
这个时候一切都好说,只要能消灭黄巾乱党
新的一章送到天狼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给力支持,拜求推荐收藏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