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禁毒典范(1 / 2)

越境鬼医 天子 1943 字 2022-05-06

一月二十五日上午八点,一辆满载着各国新闻和摄影大巴和三台豪华越野车,在四辆满载着缅军士兵的军用吉普车前后护卫下,徐徐离开大其力市北郊。

宽阔的大巴车箱中部右边座位上,两个东方人长相的记者坐在了一起,靠窗位置上是一个三十岁出头的浓眉大眼的帅小伙,他正是中华通讯社驻缅甸记者站的李京;三十五岁模样,慈眉秀目,戴着副无边眼镜的斯文人,则是加拿大人权组织下属的国际瞭望画报社驻缅甸分部的摄影记者吴恒。

由于工作的关系,两人见过几次面,但是到目前为止,李京都一直以为吴恒只是个缅甸籍的华裔。

车队行驶了两个多小时,穿过孟帕雅镇前行二十多巩俐后,便从凹凸不平的公路转上了刚刚竣工的平整的马路上。

没有了颠簸的困扰,车上的各国记者开始欢快地交谈起来。

五米宽的道路,加上两边各七十公分的坚固路基,加起来不到七米宽,但从车上看起来,并不让人觉得窄小,平整坚实的砂土路面,让车子行使得十分地顺畅。

进入山道三公里以后,郁郁苍苍的密林和延绵逶迤的群山,令人神清气爽,目光开阔,沿途随处可见珍稀树种和参天大树。

四十六岁的英国广播公司bbc记者怀特情不自禁地大声缅甸待了五年了,还从未见过施工者对自然环境保护得如此完美的

他的感叹立刻引了车上记者的强烈共鸣,大家对道路建设者和规划者能够如此细致地保护公路两侧的林木,全都出了由衷的赞叹。

当记者们获知这条路是中国四川一个建筑公司只用了四个月时间就修好时,所有人心中都肃然起敬,世界上没有中国人修不通的路这一名言,再次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李京用普通话向身边的吴恒低声叹道:这片大山要是放在我们国内,估计要不了两年就会被砍光。其实别说这样的路,就算再陡峭再崎岖地路。也难不倒修路的人,只要有森林有矿产,投资者就会像苍蝇似地飞过去

吴恒忍不住笑着道:在我们缅甸,这样的莽林也只有金三角这片地域多一些,交通方便的地区几乎都砍伐了。在强大的金钱攻势面前,能够挺住的人相信不多,现在就是不知道这里的民众能够坚持多久。

你这人倒是挺实在的哈哈,你说这个缅甸兄弟基金会投入这么大笔资金开山修路搭建桥梁。还要投入大笔资金用优良地农作物取代罂粟种植,到头来他们会不会以砍伐森林作为自己的投资回报

李京颇为玩味地对吴恒微笑着,似乎是想探寻身边这个受过西方教育的华裔缅甸人内心的真实想法。

吴恒略微犹豫了一下,随后看向窗外地风景。摇了摇头:我现在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你这个问题,不如我们到了瑶山的中心班普寨后,我们再一起想办法要求这个基金会的负责人开个布会,在会上向他提出来如何

好主意我估计车上很多同行也有这个意思。只是尚未有人提出来罢了。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现在就将你地建议征求大家的意见如何李京礼貌地征询吴恒的意见。

吴恒摇了摇头:还是以你的名义提出吧。我是个摄影记者,对这样地问题不是很感兴趣,以你的身份提出来比较好。

李京点了点头。当即站起来,用流利的英语大声向记者们说出自己心中地疑问和建议,立刻获得了一片掌声。

许多人都对李京竖起了大拇指。因为对一个眼下正无私奉献。看起来极为慷慨善良地慈善家当面提出这样地负面问题。的确是需要不少地勇气。但是换个方式,开个新闻布会就不一样了。无论提出多么尖锐的问题,在大庭广众面前都显得光明磊落,内疚之感也会少上一些。

车队到达下马岗后,由于公路中断,被迫停在了路边新开辟出来的空旷地带。

这段公路的尽头,是一座造型古朴,颇有古韵的中国石拱桥,一条清澈的溪流,在十米长五米宽的桥面下缓缓流淌,石桥的左边耸立着一块石龟底座的大石碑,上书下马桥三个隶书金字。金字下方是这座桥的建设经过和建设者名字的正楷碑文,石桥两边的青石栏杆上全都是精雕细琢的云彩图案,具有浓郁的瑶苗民族的民族色彩。

看到这样极具纪念意义的风景,许多记者都在石碑和桥面上合影留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棉农组织禁毒组织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全都举起手中的摄影机,忠实地拍下了桥梁山路和整个瑶山的环境。

从下车伊始,就一直陪同在大其力市长温松少将等官员身边的十二寨头人一脸振奋地向大家介绍:

越过下马桥到中心班普寨这九公里的水泥路面和许多石桥,目前还在保养期内,汽车不能通过,还请各位贵宾原谅等将来山寨真正展起来,十二寨就会在下马桥前面建起三座石牌坊,把桥头右侧如今停车的空地,建成一个有旅馆的停车场,专门接待往来大瑶山的贵宾和游客,还要在停车场中央建一座纪念碑,铭记政府基金会和社会各界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