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大汉书局(1 / 2)

徐干想了一下,民间确实普遍有这种情况。比如这世上稳婆有限,交通又不便,百姓家中生产,要跑数十里路找稳婆,哪找得到?有钱人则可以把稳婆请到家中盯着,随时生产。百姓只能自己硬来,到时后果不堪设想。

“莫非将军是应对之策?”徐干有些好奇,这种千年难题,怎么能解决。

“应对之策没有,愚见倒是有一些。”

“什么办法?”

“我们可以把土垠城的稳婆召集起来,由其口述生产育儿的方法,由专人登记,将其着成书,然后印刷,广发天下,如此百姓就算没找到稳婆,亦可以按书中之言来操作,必能减小风险。”

“可是,百姓识字的极少,可能会看不懂。”徐干又有疑问。

“那可未必,我在七年前便开始着手右北平的普及教育,因为造纸之术和印刷之术的改善,百姓会读书写字的人也越来越多,以后也会更多,其余各郡也亦慢慢跟上。”

“一个村子里,总能找到几个会读书写字的人,就算有些百姓看不懂,但也能找到看得懂的人,加以指导就行了。”

“且女人怀孕生产育儿,只是民生的一个小方面,我意不仅在于此。”

“我想成立一个部门,专门用来操作此事,即对关乎民生之事,整理出一套可行的办法,并将其着书、印刷、推广,专门用于指导百姓民生。”

“这……”徐干如今才真正明白刘鑫的意图,心中震惊不已。

“例如百姓种田时,要什么时候下种,怎么灌溉,干旱了要怎么办?怎么防虫……种小麦和种大米有什么不同等……”

“又例如百姓不小心摔倒了,又找不到医者,他该怎么去处理伤口?处理伤口时要注意什么?”

“百姓想养牛,他该怎么去养,怎么给牛吃的,牛病了又该怎么办……”

刘鑫又举了几个例子,让徐干感到有些茫然,有些事情他一知半解,思维也没能跟上。

“将军,可我不会这些呀!又如何去编着这样的书?”

听了这话,刘鑫对徐干稍微有些失望,感到他的反应迟钝了些,他进一步解释道:“你无须去懂!你只能需要把懂这些的人召集起来,让他们一起整理出一套方法,你再编着成书,但是,一定要注意其可行性。”

“如若没有可行性,可能反而会把百姓给害了。所以,对于着成的书,你一定要谨慎无比,反复验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做这件事。”

徐干点了点头,又一手摸着下巴的胡须思考起来。

“怎么样?这事如你能做好,他日所着之书当广传天下,流传千古,你亦千古留名。”

或许徐干没有意识到这事的重要性和意义,但刘鑫的话还是提醒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