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山洞阻击(2 / 2)

然后便是一发火红的炮弹,向着他们原来的阵地激射过来。

炮弹击碎了一处雪狼卫构筑的简易阵地,然后又在通道内弹跳了几下,才慢慢停下。

就在雪狼卫刚刚松了口气时,又是一声巨响,紧接着又是一发炮弹射出。

很快,又是一处阵地被击碎。

雪狼卫在之前埋伏的地方,也只构筑了四五道简易防线。

现在对方居然动用了火炮,两发炮弹便将这些简易阵地摧毁了一半。

两发炮弹过后,便从通道的另一边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听声音,应该是那些雇佣兵冲了过来。

这时,一个雪狼卫小队在队长的带领下,迅速向前冲去。

这处通道狭窄,雪狼卫断定对方不可能携带更多的火炮进入这处通道。

能将两门火炮推进来,已经出乎雪狼卫们意料之外了。

绝对不可能还有更多的火炮。

于是这支小队立即冲出,向着原先的阵地冲过去。

他们并没有直接向通道前方冲击,而是来到通道弯折处时,略作停顿。

然后将手中的手榴弹全部向另一边扔出。

一阵连串的爆炸声接连响起,通道的另一侧不断发出惨叫声。

听到对面传来了一阵慌张的叫喊声后,雪狼卫小队迅速冲了过去。

举起手中的火枪就开始了急速射击。

正在向通道内侧冲来的雇佣兵们,原本以为雪狼卫已经撤退。

但突然冒出来的大量手榴弹,让他们顿时被吓傻了。

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手榴弹就爆炸了。

而这还没完,紧接着就是一阵急促的枪声,向着他们不断地倾泄着子弹。

一时之间,雇佣兵们又是死伤惨重。

此时,另外的几个雪狼卫小队,听到动静后,也立即赶到。

几个雪狼卫小队迅速向前冲击。

一边迅速前进,一边举着手中的火枪不断射击。

前来进攻的雇佣兵们,见势不妙,便立即后撤。

但是在雪狼卫的追击下,又死伤了大半。

这一次雪狼卫并没有再返回原先的阵地。

一是因为对方的火炮,已经将防御工事摧毁,二是他们现在面临的最大威胁还没有消除。

几个雪狼卫小队,追着前方撤退的雇佣兵,一路上不断地有雇佣兵被击倒。

他们手中虽然也有火枪,但在之前已经射击过一回,现在根本没有时间重新装填。

甚至有的雇佣兵,只能将手中笨重的火枪扔掉。

他们倒是有着刀斧等近战兵器,可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根本没有胆量用刀斧去和对方的火枪去硬拼。

并且他们也能感觉到追着他们进攻的这伙人,战斗力十分强悍。

不仅手中的武器十分精良,而且个个弹无虚发。

每一次枪响,几乎都能精准的击中他们中的一个倒霉蛋。

因此,这些雇佣兵个个疯狂地向通道的另一侧跑去。

生怕跑的慢了,就会被后面的这些人击杀。

他们也通过对方的武器装备,隐约判断出了这些人的来历。

这伙战斗力强悍的人,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大明人。

可是让他们想不明白的是,这些大明人怎么会出现在这个地方呢?

这里可是距离大明足有上万里之遥啊。

而且他们向来与大明没有任何交战,大明怎么会派出军队来进攻他们呢?

山洞内的具体情况,他们也并不清楚,而且山洞内对于他们来说是禁地。

他们只是负责在山洞外驻守,防止有人进入山洞。

而在山洞内,之前也从来没有出现过别人。

当他们听到山洞内传来爆炸声后,便在首领的带领下,冲进了山洞。

却遭到了明军的突然袭击。

甚至有一些雇佣兵还以为自己的幕后老板,就是这些大明人呢。

可这样的话,明军为何又会向他们发起突然袭击呢?

很多雇佣兵带着满脑子的疑问,拼命地向着通道的另一头跑去。

他们已经被这些明军打怕了。

就连他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推进山洞的两门火炮,都顾不上了。

然而当他们好不容易看到山洞入口处的亮光时,却发现身边只剩下十几人了。

他们进入山洞的时候,可是有着上百人,还携带着两门火炮,现在居然只剩下十几人。

而且几乎人人带伤,硬是靠着强悍的体魄撑过来的。

他们冲出山洞后,在山洞外的雇佣兵们,都被他们这几个人的惨状惊呆了。

山洞里面到底有什么怪物,居然将一多半的雇佣兵精锐全部剿杀。

只留下这么几个人出来,而且两门火炮也不见了踪影。

雇佣兵的首领见到这种情形,也是火冒三丈。

他立即调集山洞外的火炮,瞄准了山洞的入口处,只要看到有人出现,便立即开炮轰击。

可是等了一会儿,并不见山洞内有人出来,反而是自己手下的人,不敢再进去了。

两千多名雇佣兵,还有十几门火炮,此时就守在山洞的外面。

雇佣兵的首领此时也十分清楚,在山洞内,他们根本发挥不出人数和火力的优势。

只能将洞口牢牢守住,等里面的敌军出来,便将其全部剿灭。

但是他左等右等,等了约半个小时,都没有等到里面有人出现。

等了近半个小时,这个雇佣兵首领实在等不耐烦了。

又派出一支雇佣兵队伍,前去山洞内探查,看看对方是不是已经撤退了。

很快,一支近百人的雇佣兵队伍便来到了山洞入口处。

他们在洞口处一直查看,确认山洞入口附近没有敌军埋伏,才小心翼翼的进入山洞内。

正当雇佣兵首领看到这些人进入山洞后,松了一口气时。

山洞内突然传来了一阵激烈的枪声和爆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