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通信(1 / 2)

体系健全、专业性强的后勤指挥体系和各级后勤指挥军官。

则能够更加有效的对各项后勤保障物资进行合理的调配。

并且通过对运力的协调。

也能够更加精确有效的将各部队所需的物资准确的送达。

从而极大的避免浪费和无谓的消耗。

通过体系健全的后勤指挥系统。

各级的作战指挥军官。

也能够十分清晰的了解各项后勤保障物资的储备情况和使用情况。

在制定作战方案时。

后勤军官也可以准确的提供各项后勤物资保障的运输时间和数量。

从而能够给作战方案提供准确的预判。

而不是像之前的后勤保障那样。

只能提供大概的预计时间。

并且还不确定。

这在作战指挥中是大忌。

将会对最终的战争走向产生不可预料的严重影响。

而通信指挥对将来的作战也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传统的战场通信形式。

采用的是旗帜、号角、鼓声和哨声。

还有传令兵。

这些战场通信方式都十分原始。

经常会被战场的形势所影响。

而且并不适合于远距离的通信。

十分依赖于人体的感官。

也就是视力所及和听力所及的地方。

就是这些传统战场通信方式的传递范围。

而在大规模的作战当中。

远距离的通信通常依靠的是传令兵。

但是这些传令兵并不能够及时将信息传达到。

一方面受限于距离。

另一方面。

如果战场被封锁。

传令兵也无法到达。

所以这个时代的作战模式。

基本上完全依赖于派出去的将领。

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这其中也反映了传统作战通信方式的滞后。

战场命令传达的时间太长。

无法做到及时的指挥和通信。

而对于朱君洛来说。

此时的大明在美洲统治的区域。

相互之间的距离都非常遥远。

不说最远的大员城和淡水城,远在几万里之外。

就单单在美洲大陆的这八座城池来说。

相互之间的距离。

最远的都有数千公里之遥。

而这些区域一旦发生变故。

依靠传统的通信方式。

将很难及时的将信息传递到其他地区。

等其他地区得到消息的时候。

可能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

所以朱君洛在建立起电力研究院后。

便将电力研究院的首要任务定为电报机的研发。

然后在美洲大陆各地区之间铺设电报通信网络。

将在美洲的这些地区通过电报通信网络连接起来。

有了这样的电报通信网络。

便能够对各个地区进行有效的指挥。

无论哪个地区发生重大事件。

其余各地区都将第一时间得知。

并对其进行及时的支援。

而这样的电报通信网络除了在军事方面的重大意义外。

也能够将龙城的各项政令及时的传达到各地区。

从而提高作战以及行政的效率。

同时,在电报通信网络铺设和维护使用的过程当中。

也将为大明培养一大批专业的通信人才。

在电报机的通信方式上。

朱君洛选择了摩尔斯电码。

但又和前世的摩尔斯电码有很大的不同。

朱君洛采用的是汉字的四角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