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朝会(1 / 2)

经过十八天的航行,在临近端午节的时候。

朱君洛带着五万移民回到了龙城。

回到龙城的第二天,就召集群臣在龙城议事大厅朝会。

朝会中议定了龙城下一步的政策导向。

对即将迅速增加的人口,仿照龙城垦荒时的成例,依旧实行叙功议赏制度。

即通过自己的劳动或者贡献,得到相应的功券。

再将功券用来购买土地等相应的原始资产。

只要有自己的土地或者其它固定资产,即可获得公民的身份认证。

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移民的工作热情。

在得到超值的回报后,有了大量的土地等固定资产。

也就有了谋生的希望,这样这些人们就会在这个地方安定下来。

而各地也马上进入大规模的基础建设。

会由各城的政府组织,在这些基础建设中,会给这些移民发放大量的功券。

基建完成后,就会由各地政府组织对各种土地和产业进行拍卖。

这些产业将全部由功券来购买。

有了恒产,这些移民才会把这里当成自己真正的家。

然后在这里成家立业,娶妻生子,开枝散叶。

各地基建建设的内容都大同小异,首先是道路的修建。

还有各地根据自己的优势发展自己的特色产业。

比如林州的伐木和木制品、矿产等。

新月城则专门为军事训练服务,成为独特的军港城市。

利马城是橡胶和香料产业。

墨西哥城则是农业。

大员城和淡水城主要产出粮食和糖。

还有龙城的钢铁和机械加工。

另外,龙城做为现在的都城,也是大明在美洲的政治中心。

还担负着科技发展和文化教育等一系列重要的职能。

朝会中还确定了三个发展的目标。

一是经济和民生。

要充分将各地移民的积极性发挥出来,在龙城发展模式下,不断提升工业和农业的产量。

比如工厂中的各工业协会,联合龙城大学工业学院产学研结合。

通过不断改进生产流程,改良生产方式,创造出更大的产能。

还有各种农业协会,通过交流和融合,提升农业作物的产量。

经济和民生方面除了提升产能,另一个就是发展贸易。

现在获得了大量的土地和种植园,还缴获了大量的货物。

这些货物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向欧洲进行贸易的。

例如大量的烟草、咖啡、糖、香料等等。

这些东西在大明各地消耗极少,留着又没有什么用处。

但是产量极大,品质还很好。

这段时间不断有欧洲的贸易船只来询问,是否可以进行贸易。

朱君洛一直不太重视贸易,认为可以自给自足。

这完全是继承了他老朱家的优良传统了。

第二个目标是发展军事,经过多次战争,已经积累了不少战斗经验丰富的军官和老兵。

这些经验丰富的军官和老兵将成为各部队的教官和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