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时机未到(1 / 2)

那日和当警察当到了骨子里。

这是我对这个烈士的评价。

他知道缉毒警察很危险,随时都有可能丧命。

因而他在裤子里缝了一个录音笔。

那录音笔里的内容就会成为最直接的证据了。

当录音笔的内容放出来之后,竟然牛登天的口供完全吻合。

包括路上抛锚,抓捕后,两人互相开玩笑,内容都是一模一样的。

但是,牛登天的笔录到这里就结束了。

他说自己已经晕倒了。

可录音笔一直在录。

巨大的爆炸声之后,周围就开始有哗哗啦啦的掉落声音。

这应该是那些被震掉的东西。

又过了一阵子,场面安静了下来。

只不过可以听到有一个脚步声越走越近。

根据脚步声的大小,可以判断这人停在了那日和的附近。

然后,声音变小,不多会儿又停下了。

卷宗上的判断是,这人去看了牛登天的生死。

然后脚步再次响起,声音由小变大,由大变小,最后消失了。

这说明,此人出去了一趟。

五分钟之后,脚步声再次响起,同样是由小变大,由大变小,然后停在了距离那日和不远的地方。

砰!

第一枪响起!

录音笔中的杂音还一下子加重了不少。

还是脚步声,脚步声变大了之后,停在了那日和的身边。

第二枪响起!

然后,脚步声就渐渐消失了。

整个过程说起来比较抽象,但是仔细一复原,现场的情况自然是一目了然了。

首先,牛登天之前的口供是没问题的。

录音笔佐证了这一点。

其次,牛登天和那日和不存在对射的情况。

因为枪声不是同时响起的。

再者,根据声音大小的判断,先开枪的是牛登天。

那日和是没有机会再把牛登天的手臂打伤的。

但是录音笔的声音显示,牛登天那边有后朝着那日和的位置走了过来。

然后开了枪。

但是开枪之后就离开了,根据脚步的判断,还有现场痕迹的鉴定。

这人指定不是牛登天。

如此一来,牛登天的嫌疑就被洗脱了。

最后只能得出来一个结论,那就是现场是存在第三人的。

但是,在那个时间,那个地点,不知情的人几乎不可能去这个地方。

而且录音笔里的声音也清楚的记录了警察的到来。

在这之前,根本就没有其他的声音响动。

如此判断,现场存在的第三人应该是跟着牛登天他们一同到达现场的。

但具体是谁,没人知道。

因为去的人,只有牛登天活着回来了。

可天意弄人,谁也没想到这么小规模的毒品交易里面,竟然有一个大毒贩。

先是他被黑吃黑侥幸逃了出来,原本想着用同样的方法,积攒实力回到自己的大本营。

结果第一次就让警察给堵住了。

知道自己无望逃走的大毒贩,引爆了炸弹。

简单来说,这次立大功了。

而这功劳就只有牛登天的收益是最大的了。

如此一来,那些坚信牛登天就是凶手的人,自然对牛登天更加敌对了。

但不论他们之间在怎么争斗,案子只能挂起来了。

……

回忆了这么长时间,我本来以为脑子会累,好回去睡觉。

结果,更精神了。

既然精神了,那就好好想想,说不定还真的能想出来点一二三。

其实这个案子分析的够清楚了,在场一定是存在第三人的。

问题就是第三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