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章 回梁都(2 / 2)

皇帝的这道圣旨竟然没有当众宣读,只怕是不便让他人得知。何奎为了谨慎,小声询问道:“陛下,旨意何时可看?”

“现在就看吧。”

“诺。”

何奎应允一声,打开手中卷轴,目光在圣旨上扫过时,双眸不由圆睁,表情变得格外凝重。

看完皇帝的旨意后,何奎深吸口气,凝重的表情变成了震惊。

“陛下,这...”

“以后按旨行事即可,不必多问。”秦狄看向何奎身后的众人,大声说道:“诸位爱卿,今日朕在此留有一道诏书,此后若有朝一日用得上,你们只可安置行事,抗旨不遵者,视为乱臣贼子。”

皇帝的话令众人一愣,纷纷对那道旨意的内容起了好奇之心。

“臣等谨遵陛下旨意,牢记今日之事。”

“百里桢。”

“陛下,老臣在。”

见皇帝召唤自己,百里桢快步上前,等候皇帝的教导。

“你就在南疆治上一任,三年时间,朕最后要看你的政绩。切记,万不可弄虚作假,三年之后,朕另有重用。”

“臣必将时刻牢记陛下教导,实事求是,不求政绩卓越,只求南疆可平稳发展。”

秦狄点点头,迈步朝着神女寨外走去,继续询问道:“学堂一事,筹备的如何了?可有什么难题,趁着朕还没走,可为你解决。”

“回陛下,臣已经派人前往渝海两州,挑选了些汉学精通者,由他们前来南疆授业解惑。若说难处,确有一点。些许小事可以克服,就不劳烦陛下了。”

“什么难处,说来听听。”

“修建学堂授业解惑,必会耗费些银钱。而今南疆刚刚经历战乱,算得上是百废待兴,府衙内暂时还没有税赋上缴,所以在银钱这方面,有所需求。”

百里桢的话说的很委婉,内心世界却极其丰富。

皇帝呀,你让我担任南疆刺史一职,朝廷却未曾调拨一文钱。官员的俸禄由朝廷拨给,修建学堂也容易,但是找来的那些读书人,总要支付些许报酬。令他尴尬的是,府衙内连这点钱都拿不出来。

“自金矿开采后,陆续送来了万两黄金,那些银钱可先调入府库使用,补贴府衙的开支。”

发现金矿至今已经半年左右,半年的时间熔炼出万两黄金,按照这个时代的工艺水准,速度已经很快了。

“多谢陛下,臣必会将每一文钱的作用都发挥到最大。”

“不至于,该省的地方省,该花的钱还是要花的。今后南疆熔炼出的黄金,暂时就留在这里,用以建设城池、修缮道路以及河道的开支。”

“朕时不时的会派人来查账,若是发现有人贪墨,到时别怪朕不讲情面。”

“陛下放心,此事臣将亲自监督,若有人胆敢贪墨,臣第一个不会放过他。”

对百里桢的这句话,秦狄还是比较放心。尤其是这种古板且自认清高的读书人,他们所追求的是青史留名,绝对不会让铜臭玷污一世的英明。

“何奎,你那边可还有什么诉求吗?”

“回陛下,军中的装备兵刃已经抵达,若是说其他诉求,那可能就是兵士们的军饷了。”

秦狄继位之前,军中发放的还是粮饷。所谓粮饷,就是字面意思,以粮食来充当酬劳,并不直接发放银钱。他继承帝位后,对军中的一些制度做了改革,其中就包含了将粮饷兑换成银钱发放的政策。

这样的变革,兵士们倒是很喜欢。毕竟手中有钱,还可以做些其他的事情。对朝廷而言,好处更大。看似是损失了些银钱,从另一个层面来讲,极大的推动了民间货币流通,也就是秦狄眼中的经济,俗称Gdp。

绕来绕去,这些钱最终还会以纳税的方式,重新回到国库。

大军跟随何奎前往南疆征战,将近两年的时间,没有领到过一文钱。并不是没有发放军饷,而是按照军中花名册,由户籍所在州府代发给他们的家人。

以前的南疆,就是有钱也没地方挥霍,所以对兵士们而言,军饷直接送到家中,也是好事。但现在不同了,随着大量商贾的涌入,银钱开始流通,他们对银钱的需求自然而然的就提高了。

“此事朕回到梁都后会让张琛督办,今后兵士的军饷恢复到军中发放。朕走后你详细统计一些大军人数,呈送梁都。对了,阵亡兵士的花名册也一并整理出来,送回梁都。”

“诺。”

在众人的簇拥下,秦狄一行人来到河边渡口。这是运河打通后修建的渡口,天子卫队守护在渡口旁,以保证皇帝安全。

“何奎拜别陛下。”

眼看皇帝就要登船,何奎突然跪拜在地。

身后众人见状,纷纷跪倒在地。这些人中,或许只有何奎心知肚明,今日一别,怕是此生再难相见。

“何将军,快快请起。”

听何奎的声音有些悲愤,秦狄心中多有不忍,脚下止步,折返而回,想要将他搀扶起来。

“陛下,让臣跪着目送您离开吧。”

他话里的深意,秦狄清楚。嘴里深吸口气,缓慢的点点头。

“何将军保重吧。”

言罢,转身上船。

望着一艘艘船只离去,何奎眼眸间翻涌起泪花。朝着远去的船队,再次叩首在地。

“臣何奎,拜别大汉皇帝。”

逐渐远去的秦狄听到身后的呐喊,眼眶变得微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