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清君侧(1 / 2)

第609章清君侧

军情急报还没有送到,但太子的探子先把消息送到了。

八百里加急送回来的。

陈留王还在京里,陈留十三州反了?

他们是怕陈留王不死吗?

陈留十三州地势得天独厚,易守难攻,十三州各有守领,原是大锦的太祖皇帝打江山的时候,收服的一些小诸侯。

后来统统被大成皇帝划给了小儿子陈留王。

叛贼们打着清君侧的口号,集结了十万大军,往上京城攻来。

古往今来,造反都需要个理由,之前的什么前朝血脉、石碑现世都没走通,现在就变成了清君侧。

说皇上身边有奸臣,魅惑皇上,苛待功臣,陷皇上于不义。

接着,又有人来报,西南的芦花州、羽芳州、西北的兖州、豫州都出现了起义军,口号是清君侧,救读书人。

要清的是丞相黄澄如,要救的则是庄大儒和他的门生。

因为这次税制的出台是丞相黄澄如牵头做的。

而黄家和世家也是死敌,黄澄如的父亲老丞相就让世家吃了不少哑巴亏。

黄澄如的父亲生前做过一系列的变法,自古变法者不得好死,你动了别人的利益,别人怎么会放过你?

商鞅车裂而死,柳宗元刘禹锡被贬,王安石罢相,就连牛逼哄哄的张居正也被死后鞭尸。

说穿了变法就是一件得罪人的事,但无疑每个变法者都使社会前进了一大步。

黄澄如的父亲老丞相在太上皇的支持下,实行了变法。

太上皇腹黑,老丞相蔫儿坏,两人合伙瓦解世家,虽没成功,却成功的动摇了世家。

黄丞相下狠手,太上皇花银子。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杏儿上次讨要的银子就是当时许给那些世家的。

太上皇说的好听,写个字据就当是借的,朕好交待,朕不去要,借的给的有什么不同,这也是为什么这银子历经几代都要不回来的原因。

世家们委屈啊。

太上皇和黄丞相合伙算计了世家。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老丞相权倾朝野,御史台连连弹劾,老丞相都没事的原因。

太上皇知道,老丞相不会反,老丞相得罪了世家,有朝一日离开朝堂,就只有死路一条,他只能依靠皇上。

老丞相是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只能鞠躬尽瘁,死而后矣。

太上皇用这招儿让老丞相给他卖了一辈子的命。

老丞相也是个老狐狸,也知道太上皇要靠他平衡世家,不会动他,两只老狐狸就这样相互算计了一辈子,也相互依靠了一辈子。

老丞相死后虽没像张居正一样被刨坟鞭尸,却也多一个外号,奸相。

世家要好好出一口气。

结果还没想好接下来用什么理由刨坟鞭尸,老丞相的儿子一路高升,也做到了丞相。

世家与黄家,与皇室,那真是新仇旧恨一桩桩,一团团,解也解不开。

宴家靠世家的支持坐上了皇位,世家却也成了宴家的威胁。

宴家的每任皇帝做得都不安稳,都有人造反,这些人造反跟世家的支持分不开。

世家掌握着天下财富,想要合起伙来支持谁,那真够皇上喝一壶的。

如今税制改革的政令已下,欠的银子也都被要了回去,世家的不满情绪可想而知。

加上庄大儒等进宫就没再出来,各地传言庄大儒被皇上杀害了,这些叛贼就煽动读书人。

庄大儒是天下读书人的领袖,因此这次造反得到了很多人的的支持。

太子眉头皱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