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清除败类(1 / 1)

李坤等人来到四楼,看到半个楼层都是学生即便已经有了准备心还是咚咚咚地乱跳,越跳越急,感觉就要从口中蹦出来。李坤调整呼吸,硬着头皮分开学生来到校长办公室,对着领头的几位学生吼道:“你们这是干什么,干什么?都什么时候了,不抓紧时间复习还来这捣乱,都给我回去,每人写一份检讨。”李坤还是有点门道,知道先声夺人,只要把这群学生弄回教室他就能有时间想办法解决此事,“王老师,李老师,陈老师...还不快把自己班的学生领回去,太不像话了。”还在心惊胆战的老师们顿时反应过来,纷纷上前训斥自己班的学生,拉扯着他们想把他们拽走,可惜没有一个学生移动一步,眼中的怒意看得他们也心惊肉跳。李坤暗自着急,心中怒骂这群学生,正想再开口,却见一名女生挤出人群,高声说道:“我们不走,我们要讨个公道,我们要好好学习,我们要负责任的老师给我们上课,我们不想每天都是自修课,不想有问题的时候找不到老师,我们需要冲刺班一样的学习氛围,需要冲刺班那样负责的老师,更需要不用送礼就会倾囊相授的好老师!”李坤和那些个心中有鬼的老师脑瓜子嗡嗡的,前面那些话还好,找个理由还能搪塞,这最后一句就像刺刀一样一扎一个窟窿,怎么遮都遮不掉。李坤很愤怒也很恐惧,他幽幽的眼神看向那个女生,下一刻,愤怒没有了眼神中仅剩无奈恐惧,因为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司徒大小姐司徒兰,自己这边再有背景再有靠山,能比得过司徒兰,算了吧。李坤很无力,混了这么久的职场,他知道敢在公共场合说这话的人肯定有着铁一样的证据,尤其是讲究名声的大家族,不然一个诽谤就能让他自己掉进粪坑,洗都洗不干净。司徒兰看着李坤的变化,很庆幸这些话是自己说出来的,要是换成其他人不说达不到目的,还会让自己万劫不复。

应军在看到司徒兰出来的那一刻,心中已然明了,这场戏的背后肯定有王易的影子,虽然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能除去这群败类就是好事。王易这剂定心丸吃下,应军没了后顾之忧,他自己都说不清楚为何对王易如此地信任,晃去脑中的杂念,眼神如刀接下来就该看自己的了。“咚~”一声巨响,应军很是时候地将一本很厚的书本甩在了桌子上,声音颤抖:“好哇,好哇,看来这些诉状上写的都是事实。”应军深深地吸了口气,“同学们,你们先回去,我保证,这件事学校会给你们一个交代。”司徒兰很自然地将一个文件袋递到了应军手中:“既然校长保证了,那学长学姐们,咱们就先回去,时间紧迫,学业为重。”两百来号学生闻言,井然有序地离开了,从始至终他们都没说过一句话。李坤盯着应军手中的文件袋脊背发凉,他知道袋子里面的东西会让他直接从天上摔到地下,永无翻身之日。这一刻李坤如释重负,悔恨之意犹如江水决堤,诸多往事在脑海中如电影一般一帧帧地播放着,曾几何时,他也是为华夏之崛起而读书的一份子,他也时刻坚守着自己的初心,教书育人,为国家竭力培养栋梁之才。这么多年下来,他获得了许许多多的荣誉,也培养了许许多多的栋梁之材,每年的节假日,他都能收到自己学生的祝福短信,而这成百上千条的短信他一条都不舍得删除,全部都保存在手机中,每当闲暇时总要翻出来看上一看。但是今天,他的这条路已经走到了尽头,他不奢望会有奇迹发生,也不想有奇迹发生,他知道自己肯定会有这么一天 ,在他第一次收下一位学生家长的三万红包的那一刻,他就做好了心理准备。李坤面带笑意,又真又苦,他愧疚地朝应军鞠了一躬,然后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兔死狐悲,跟着李坤一同前来的老师也知自己大难当头,只是他们没有李坤的那份觉悟,一个个害怕而又不甘,心中怨气颇盛,暗自咒骂着司徒兰还有那群被他们当做摇钱树苗的 高三学生。应军嘴角挂着冷笑:“都回去等结果吧。”这一句铿锵有力内含杀意,一下子把这群老师砸慌了神,也从扭曲的内心世界中走了出来,有人笑有人哭,同样的是每个人的眼里都饱含泪水,应军不愿再看,挥挥手:“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一群人犹如行尸走肉,摇摇晃晃地回了自己办公室,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有几位年轻的老师伏在桌案上哭得伤心。

应军的动作很迅速,当天就成立了专项小组,在全校范围展开了为期三天的调查,最后的结果触目惊心,居然有56名教师涉及收受贿赂、帮助学生考试舞弊、包庇纵容学生。经过学校领导开会商讨之后,将调查结果上报了奉城市教育局,最后56名涉案教师的相关处罚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而定,李坤等12位老师因长期收受大量学生家长钱财,在一些考试中未能做到公平公正,因此直接革除教师资格永不能从事教育相关工作,退还所有非法所得,而且被判3-5年不等有期徒刑;10名教师长期收受贿赂,但没有在各类考试中帮助学生舞弊,因此革除教师资格;剩余的34名教师,收受贿赂,念在初犯且涉案金额不大,学校给与警告处分留校察看,三年内不得参加职称评选,如果期间再犯直接革除教师资格永不入用。当这则通报出现在学校的通告栏上时,全校沸腾,每个人都向往被公平对待,但往往任何地方的称都是倾斜的,低的那头基本不是有钱就是有势,而高的那头都是底层的平民。现在,全校的师生都看到了希望,那杆秤平衡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