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西周武王伐纣,发誓平定殷商混乱(2 / 2)

二月甲子的清晨,武王率领军队来到商郊牧野,并发表了一番庄严的誓言。武王左手执黄钺,右手举着白旄,高举着旗帜。他呼喊道:“遥远的西土人啊!”武王继续说道:“咳!我有国冢君,司徒、司马、司空,亚旅部族,师氏家族,千夫长、百夫长,还有庸、蜀、羌、髳、微、纑、彭、濮等各方人民,你们挥动你们的戈矛,比拟你们的干将,立起你们的矛戟,我让你们发誓。”王继续说道:“古人有言谚语,说‘母鸡不会叫早。母鸡的早鸣,只是家里的需求’。而现在,殷商纣王却听从他妇人的话,放弃了祭祀祖先的仪式,迷失了家国之道,遗弃了自己的父母和弟兄,却在四方上纵容和追逐罪犯,造成了多方面的罪过和混乱,背离了忠诚与信仰,摧残百姓,摇摆于商国之间。现在,我发动天命所威慑的惩罚。今天的事情,不过需要六步七步的进展,然后才能停止。各位,加油吧!不过经过四次、五次、六次、七次征伐,然后才能停止。各位,加油吧!展示你们的威武,如同虎豹,如同豺狼,在商郊之地,无往不克,以征服西土,加油吧!如果你们不努力的话,会有灾祸降临在你们身上。”誓言结束后,诸侯的军队齐聚,车马四千辆,在牧野布阵。

帝纣听说武王来了,也动员起七十万的兵力阻击武王。武王派遣师尚父率领百夫长战士,以重兵突袭纣王的军队。纣王的士兵虽然众多,但却没有战斗的心思,心里渴望着武王的快速到来。纣王的军队纷纷倒戈相向,给武王开辟了道路。武王冲入其中,纣王的士兵都纷纷背叛纣王。纣王逃跑了,最后登上鹿台,蒙上了特殊玉衣,投身火中自焚而死。武王手持大白旗帜,示意诸侯,诸侯纷纷向武王下拜,武王示意众诸侯起身,他们也纷纷后随。武王到达商国时,商国百姓都在郊外等待着。于是,武王命令群臣向商国百姓传达消息说:“上天降下了平安!”商国人民都再次鞠躬行礼,武王也回礼还以鞠躬。随后,武王进入,来到纣王死去之处。武王亲自射了三箭,然后下车,用轻剑击刺纣王,用黄钺斩下了纣王的头颅,并将其挂在白旗之上。接着,他又射了三箭,用剑击刺纣王的嬖妾两个女子,斩下她们的头颅,并用小白旗帜纪念这一胜利。武王出征结束后,重新整顿了军队。

武王坚定的意志和领导力,使得周朝能够战胜数量庞大的纣王军队。他弘扬了文王遗志,以及周公的智慧和魄力。人物誓言和战斗场面令人热血沸腾,显示出了武王的威严与威猛。他率领着诸侯的军队展现出强大的战斗力,使得纣王的士兵纷纷背叛纣王。武王的胜利不仅仅是一场战争的胜利,更是一次正义的胜利,有效地制止了商国的统治混乱。通过阅读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正义和勇气的力量,以及王者应有的胆识和智慧。

30、武王天命重耀,封神农黄帝之後

在第二天的早晨,武王开始进行除道的仪式,修复祭社场和商纣宫殿。在约定的时间,百夫长们扛着旗帜作为先驱。武王的弟弟叔振铎驾着陈常车,周公旦手持大钺,毕公手持小钺,两人紧随武王。散宜生、太颠、闳夭等人手握剑,保护着武王。一旦进入,他们站在社南大卒的左侧,毕公等人站在右侧。毛叔郑负责明水,卫康叔封布兹,召公奭赞采,师尚父负责牵牲。尹佚筴开始祝词:“殷商的末孙季纣,摧毁废弃了先王的明德,侮辱神灵不进行祭祀,昏暴的统治压迫商邑百姓,他的罪恶传遍了天皇上帝的耳朵。”于是武王再次行礼,说道:“我接受了更大的使命,废除殷商,获得了天命的启示。”武王再次行礼后,离开了这个仪式场地。

武王封禄父为商纣子之馀民的统治者。武王初次定国未能统一,所以派遣自己的弟弟管叔鲜和蔡叔度来管理殷商。随后,他命令召公释放箕子囚徒。命令毕公释放百姓中的囚犯,整顿商容之闾。他派南宫括清查鹿台的财富,发放钜桥的粮食,扶助贫弱的百姓。命令南宫括和史佚保管九鼎和珍贵的玉石。又命令闳夭封比干之墓。奉行宗祝在军队中祭祀祖先。然后,撤军西归。在行狩猎过程中,记载政务,编撰《武成》。封授诸侯,并赐予宗彝,整理殷商的器物。武王怀念先圣的君王,于是在焦地封神农的后人,祝地封黄帝的后人,蓟地封尧帝的后人,陈地封舜帝的后人,杞地封大禹的后人。随后,封授功臣和谋士,师尚父被封为首个诸侯。封授尚父于营丘,称之为齐国。封弟弟周公旦于曲阜,称之为鲁国。封召公奭于燕国。封弟叔鲜于管国,叔度于蔡国。其他人也依次受封。

《周易》曾经说过:“天命之谓性!”武王充分展现了这句话的意义。作为天命所选之人,他以智慧和勇气建立了周朝的基石。他通过击败殷商的纣王,将国家带入一个新的时代。在他封授诸侯、整顿政务的过程中,他充分展现了他的睿智和统治能力。他不仅废除了纣王的政权,还提拔了功臣和谋士,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这个故事向我们展示了武王弘扬先王的传统和思想,尊重祖先的精神,以及他的权谋手段和领导能力。通过阅读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深刻理解到,一个有明确目标、有决心,且有足够智慧的君主,可以改变整个国家的命运,开创新的时代。武王的事迹令人敬佩,也向我们证明了人类的努力和智慧可以引领国家走向繁荣和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