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断真(1 / 2)

太玄道主 暖春山色 2385 字 11个月前

沈玉神情平静,对周遭的质疑声音毫不在意。</P>

在无数人的注视下,沈玉踏前一步,在最后一个蒲团上坐下。</P>

场间顿时响起一阵嘈杂。</P>

在面对如此多的质疑之下,这家伙居然就这样坐在那个位置。</P>

可另人诡异的是,高台之下的读书人,散修,还是一些圣地年轻一辈的弟子,皆是不敢上前挑战。</P>

因为他们清楚。</P>

上三境,而且道剑双修,曾经在万流城与魔域弟子一战。</P>

任何一项,都是他们所不能比拟的。</P>

片刻后,场间变得安静。</P>

颜师古看着西方坐着的剑佛,秦子真,晏子书,神情平静。</P>

读书人的三不朽。</P>

立言的时刻,终于来临。</P>

微风拂来,天空中的云卷云舒,仿佛有一阵白光洒落。</P>

这些散在空中的浩然气,飘洒出点点光辉。</P>

这便是儒门弟子修行的根本,心中一点浩然气,千里皆是快哉风。</P>

今日,颜师古在西关立言,天地震荡。</P>

那一丝丝快哉之分徐徐拂来,如低声细语,如洪钟大吕,又如玄妙之音,轻轻略过众人的耳畔。</P>

坐在他对面的秦子真和晏子书二人脸色微变,神情复杂的看着那天空之中的浩然气。</P>

很多年前。</P>

两人曾经在帝都听过文圣人讲道,当时两人只不过是区区书生,也如其他人那般坐在场下聆听大道。</P>

当立言声起,天地有浩然气。</P>

那时候,他们便想着如果有一天,也像文圣人那样,那将是多么伟大的一件事。</P>

可惜,如今一个浩然气散尽,沦为邪修。</P>

一个垂垂老矣,行将就木。</P>

那立言之事,今生无望。</P>

眼前的颜师古年纪并不大,资质说起来也稀疏平常,可现在,他已经走在了自己的前面。</P>

若是立言成功,那么就有无限的可能成就圣人之位。</P>

到那时,书院便不再有三位圣人。</P>

而是四位。</P>

圣人代表着天道的认可,上一位被天道认可的人,所立下的天道之言,便是文若海,那同样也是一位执笔人。</P>

这便是儒门无数人想要成为帝都执笔人的真正目的。</P>

轰!</P>

颜师古身上的气息猛然炸开,将整个西关无数人都笼罩其中。</P>

声若洪钟。</P>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P>

一副波澜起伏的壮阔景象在每个人识海中浮现。</P>

这便是儒门立言的威力,能够引发天地共鸣,使得人自然而然的生出向往之象。</P>

颜师古讲道,讲的是自身大道。</P>

开始便是阐述了天地之道。</P>

广博,深厚,高妙,精明,悠远,长久。</P>

这便是颜师古于道的理解,大道不能言,天道可言。</P>

话语落下。</P>

天地异象出现,原本凝聚的云层忽然出现一道缝隙,有玄黄色光芒洒落。</P>

这便是天地功德。</P>

面对这般震撼场间,无数人皆是神情呆滞。</P>

这种传说中三教祖师立功德时的景象,如今能够亲眼所见,是何等的令人难以置信。</P>

读书人为天地立心。</P>

天地又怎会没有功德。</P>

更远处,马车上的杨盼儿惊讶发现,旁边的一株枯萎了许久的古槐居然重新焕发出绿色的嫩芽。</P>

场间。</P>

颜师古对那漫天洒落的功德金光视若无睹,口中轻声呢喃,一道道大道箴言涌出。</P>

“世间事,从来都不是随心所欲。”</P>

颜师古想到了自己这一生,那位替她而死的魔族女子,那位恨他一生的女儿,还有良师,益友,还有无数门人弟子。</P>

文若海,院长,苏陌,颜幕…</P>

那些人的身影浮现在颜师古的识海之中。</P>

有江河升起,无数水花滚滚流逝。</P>

岁月长河,对许多修行者来说可遇不可求,颜师古在立言这一刻,居然连通了岁月长河。</P>

可对于他来说。</P>

大道前行。</P>

有如何能够活在过去。</P>

颜师古的脸上浮起出释然和解脱的笑容,在此刻,他想到了颜幕。</P>

江河之中,有明月升起,倒影在浪花之中。</P>

镜花水月。</P>

那无数次的冥想,都不过是对过往的意难平。</P>

为何一个从没有做过任何错事的女子,就因为出身魔族,便是世人眼中的邪魔。</P>

为何自己会软弱的对此视而不见,任由那些卫道士除魔卫道。</P>

为何不去寻找失落的女儿。</P>

这便是颜师古的心结。</P>

“天地之间,我的路走错了,哪怕我立下大道之言,于我来说,也不过是在岔路上越走越远。”颜师古轻声呢喃:“大道前行,在顺心,在顺应人心,陆既然走错了,那便回头。”</P>

他抬起右手,将岁月长河拉近。</P>

下一刻。</P>

那些过往的虚幻云烟化为了灰烬。</P>

天地间,浩然气猛然崩塌。</P>

无数人皆是震撼的看下了高台之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