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秋月(上 )(1 / 2)

在明朝的苏州府崇明县,一个独特的人物悄然而立。这位便是县令宋清轩,宋清轩名字如他的人格一般,清新淡雅,坚守廉洁正直。他在民众间名声显赫,因他那一颗赤子之心,与民同乐,同甘共苦。他家中有一位贤良淑德的妻子韩氏,二人琴瑟和鸣,育有一女,名为宋秋月,她如同初秋的明月,明亮而皎洁,承载着父母的无限期望与宠爱。

然而,为官之路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平坦。宋清轩始终秉持着一颗为公的心,拒绝谄媚逢迎,坚持自我,他在官场的丛林里独步而行,像是一只落单的雁。这种态度引来了许多同事的嫉妒与敌意,更有那狡诈之徒,寻机陷害,致使他官位被削,生活陷入困顿。

宋清轩曾是京都繁华的一分子,那里的华灯初上,与他曾经的声名相映成趣。然而,命运多变,他两年前因公务调动,带着妻子韩氏和年幼的女儿宋秋月来到了这偏远而宁静的崇明县。此地虽远离了京都的喧嚣,但生活却远不如过去那般富饶。

初到崇明县的宋清轩,带着一股不屈的傲气,誓要在此地做出一番事业。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他并未能如愿以偿,反而因为坚持清廉,家中日渐清贫。他每日为生计奔波,却依旧无法满足家人的基本需求。

某日黄昏,宋清轩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脸色苍白,步履蹒跚。韩氏见状,急忙上前搀扶,眼中满是担忧。

“夫君,你今日怎么这般憔悴?”韩氏轻声问道,手中轻轻抚摸着宋清轩的额头,试图为他驱散些许疲惫。

宋清轩勉强挤出一丝微笑,摇了摇头道:“无事,只是近日累了些。”

然而,韩氏岂会不知丈夫的身体状况?她看着宋清轩日渐消瘦的身影,心中如同被刀割一般。她知道,丈夫一直在硬撑着,不愿意让她和女儿担忧。

夜幕降临,宋清轩的病情突然加重,他躺在床上,痛苦地呻吟着。韩氏心如刀绞,她急忙请来大夫,却被告知需要一笔不菲的医药费。然而,家中已是清贫如洗,哪里还有余钱看病?

“夫君,你一定要挺住啊!”韩氏紧握着宋清轩的手,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她不愿看到丈夫就这样离她而去,她还想和丈夫一起走过更多的岁月。

宋清轩艰难地睁开眼睛,看着韩氏憔悴的面容,心中满是愧疚。他微弱地笑了笑,道:“夫人,我……我对不起你,没有给你留下什么。”

“不,夫君,你不要这么说。”韩氏泣不成声,“只要能和你在一起,我就心满意足了。”

然而,命运并未因此停下脚步。不久后,宋清轩在病痛与贫困的折磨中离世,留下韩氏和年仅十岁的宋秋月相依为命。韩氏在失去丈夫的悲痛中日渐憔悴,她每日默默地照顾着女儿,但心中的伤痛却无法愈合。

某日清晨,韩氏在为女儿准备早餐时突然倒下,再也没有醒来。宋秋月看着母亲紧闭的双眼,心中充满了恐惧和无助。

年幼的宋秋月失去了双亲,就像是断线的风筝,在风雨中飘摇无依。她望着那空荡荡的屋子,心中充满了恐惧和无助。小小的身影缩在墙角,泪水无声地滑落,打湿了她瘦弱的肩膀。

就在这个时候,奶妈曲婆婆走进了屋子。她是个慈祥而温和的老人,看到宋秋月孤零零地坐在那里,心中一阵酸楚。她走上前去,轻轻地将宋秋月搂在怀里,用她那满是皱纹的手抚摸着她的头发。

“孩子,别怕,有婆婆在呢。”曲婆婆的声音温柔而坚定,像是一股暖流涌入了宋秋月的心田。

宋秋月抬起头,泪眼朦胧地看着曲婆婆,小声地哽咽道:“婆婆,我该怎么办?我什么都没有了……”

曲婆婆心疼地抱着她,眼中闪过一抹坚定。她决定要将这个孩子当作自己的亲生孙女一样抚养长大。

“秋月啊,婆婆会照顾你的。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婆婆会教你做女红,教你读书写字。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一定能够学得很好的。”曲婆婆轻声细语地安慰着宋秋月,眼中满是慈爱和期待。

就这样,宋秋月开始了她在曲婆婆家的新生活。曲婆婆手把手地教她做女红,从最初的穿针引线到后来的刺绣织锦,宋秋月都学得非常认真。她的心灵手巧让曲婆婆十分惊喜,常常夸赞她是个有天赋的孩子。

闲暇之余,宋秋月便悄悄地读书写字。她继承了父亲的才华,对于诗词歌赋有着浓厚的兴趣。每当她朗诵起那些优美的诗词时,声音清脆悦耳,仿佛整个屋子都充满了诗意。

曲婆婆看着宋秋月一天天长大,心中满是欣慰和骄傲。她常常坐在院子里,看着宋秋月在那里认真地读书写字或者做女红,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这孩子真是聪明绝顶,将来定能有所作为。”曲婆婆常常这样夸赞宋秋月,声音里充满了自豪和期待。

宋秋月听到曲婆婆的夸赞,总是害羞地低下头,嘴角却不由自主地扬起一抹甜蜜的微笑。她知道,是曲婆婆给了她一个家,让她重新感受到了温暖和希望。

岁月流转,转眼数年已过。宋秋月已经成长为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她风姿绰约,才华横溢,诗词歌赋无一不精,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每当她走在街上时,总能吸引众人的目光和赞叹声。

然而,生活并不总是风平浪静。曲婆婆的儿子魏大德,一个典型的纨绔子弟,总是让曲婆婆头疼不已。

这日,魏大德摇摇晃晃地从外面回来,满身酒气,衣衫不整。他瞥见坐在院子里刺绣的宋秋月,眼中闪过一抹贪婪的光芒。他走到宋秋月身边,故作亲昵地拍了拍她的肩膀,嘴里嘟囔着:“秋月啊,你可真是个美人胚子,将来谁娶了你,那可真是有福气了。”

宋秋月抬起头,看到魏大德那副醉醺醺的样子,心中一阵厌恶。她轻轻避开魏大德的手,淡淡地说道:“魏大哥,请你放尊重些。”

魏大德却不以为意,他嘻嘻哈哈地笑道:“哟,还害羞了呢。别怕,哥哥我会疼你的。”说着,他伸手想要去摸宋秋月的脸。

宋秋月吓得连忙后退,脸色苍白。她求救似的看向曲婆婆,喊道:“婆婆,救我!”

曲婆婆正在屋里做针线活,听到宋秋月的呼救声,连忙跑出来。她看到魏大德正对宋秋月动手动脚,气得浑身发抖。她冲上前去,一把推开魏大德,大声喝道:“你这个孽障!竟敢欺负秋月!我看你是活得不耐烦了!”

魏大德被母亲推了一个踉跄,但他并没有收敛,反而嬉皮笑脸地说道:“母亲,你何必这么生气呢?我只是想跟秋月开个玩笑而已。”

曲婆婆气得脸色铁青,她指着魏大德的鼻子骂道:“开玩笑?有你这么开玩笑的吗?你当你娘是瞎子吗?看不出你那点花花肠子!”

魏大德见母亲真的动了怒,心中也有些害怕,但他依然不死心。他凑近曲婆婆的耳边,低声说道:“母亲,你看宋秋月那模样,要是把她送到那烟花之地,肯定能赚不少钱。到时候我们的债务就能还清了,你也不用再这么辛苦了。”

曲婆婆一听这话,气得差点晕过去。她猛地甩开魏大德的手,厉声喝道:“你这个孽障!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儿子!宋秋月是我们家的一份子,你怎么能把她当成商品一样去卖?我告诉你,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就绝不允许你做出这种伤天害理的事!”

魏大德被母亲骂得狗血淋头,但他并不甘心。他瞪了宋秋月一眼,恨恨地说道:“哼,别以为有母亲护着你就没事了。总有一天,我会让你后悔的!”说完,他转身摔门而去。

宋秋月站在原地,浑身颤抖。她看着魏大德离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恐惧和无助。她知道,自己在这个家里已经不再安全了。

然而,宋秋月却是个聪明伶俐的女子。她早就察觉到了魏大德的异常,心中便警惕起来,暗下决心要保护好自己。她开始学习各种女工,勤奋研读诗文,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曲婆婆也看出了儿子的不轨之心,于是她更加小心地保护宋秋月,时刻提醒她要小心谨慎。她常常对宋秋月说:“秋月啊,你要记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放弃自己。你要努力学习,争取有一天能够出人头地。”

宋秋月听了曲婆婆的话,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敬意。她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不辜负曲婆婆的期望。她每天都早早地起床,练习女功,研读诗文,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技艺和素养。

随着时间的推移,宋秋月的成长犹如那含苞待放的花朵,日渐绚烂夺目。她的才华和美貌像是阳光和雨露的恩赐,使她在这片土地上焕发出璀璨的光芒。诗词歌赋的才华使她在文人墨客中崭露头角,而她那清新脱俗的容颜,更是让人过目难忘。每当人们谈及宋秋月时,总是赞不绝口,仿佛她是这县城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

曲婆婆总是为宋秋月感到骄傲,每当听到别人夸赞她的女儿时,脸上总会露出得意的笑容。她知道,这些年来的心血和付出都是值得的,宋秋月已经成长为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子,足以让任何人为之倾倒。

然而,魏大德心中的贪婪却像是一条毒蛇,时刻在啃噬着他的良知。他看着宋秋月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心中的嫉妒和不满也愈发强烈。他深知,如果自己想要摆脱困境,宋秋月无疑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棋子。但是,他也知道,如果贸然行动,很可能会引起母亲的愤怒和不满。因此,他一直在寻找一个合适的机会,既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又能不引起母亲的怀疑。

这日,魏大德坐在书房中,眉头紧锁,手中的书页久久未翻。王氏走进书房,看到丈夫这般模样,不禁心中疑惑。她款步上前,轻声问道:“夫君,你这般愁眉不展,可是有何心事?”

魏大德叹了口气,将心中的烦恼告诉了王氏。王氏听后,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她想到了一个计划,或许可以既能达到丈夫的目的,又能避免母亲的察觉。

“夫君,我有一计,或许可以一试。”王氏靠近魏大德的耳边,低声说道,“我们可以如此这般……”

魏大德听完王氏的计划,眼中闪过一丝喜色。他拍了拍王氏的肩膀,笑道:“夫人果然聪明绝顶,此计甚妙!”

于是,王氏开始着手实施计划。她先是回到娘家,故意装出一副病重的样子。然后,她派人给曲婆婆送去了一封信,信中写道:“婆婆,儿媳病重,恐将不久于人世。念及与您母女情深,特此邀请您前来探望,共度最后时光。”

曲婆婆收到信后,心中大惊。她急忙收拾行囊,准备前往王氏的娘家。临行前,她找到宋秋月,眼中满是担忧地说道:“秋月啊,你嫂嫂病重,我需前往探望。你在家中要照顾好自己,不要随意外出。”

宋秋月闻言,心中一阵担忧。她拉着曲婆婆的手,说道:“婆婆,您路上小心。我会在家中好好照顾自己的,您放心去吧。”

曲婆婆点了点头,转身离去。然而,她并不知道,这一切都是魏大德的阴谋。

待曲婆婆离家后,魏大德便迫不及待地返回家中。他换上了一副和蔼可亲的面容,走到宋秋月面前,轻声说道:“妹妹,母亲担心你独自在家寂寞,特意让我来接你去她那里同住。”

宋秋月听闻此言,心中一阵欢喜。她一直渴望能与婆婆团聚,此时自然不会拒绝。于是,她迅速收拾好行囊,跟着魏大德上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