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后,他放下笔,重新读起这首诗。每一个字、每一个句,都如同利刃般刺痛着他的心。他冷笑一声,想要以此来掩盖心中的失落和愤怒。
“哼,关盼盼,你以为你是谁?你以为你的坚守和信仰就能抵挡得住世俗的眼光和舆论的压力吗?你以为你的贞洁烈女就能让世人称颂吗?我告诉你,你错了!”白居易的声音充满了愤怒和不满。白居易想关盼盼既然对张愔这般难舍难分,为何不相聚九泉之下,成就一段佳话呢!
洛阳城的春日,阳光温暖而和煦,但对于燕子楼的关盼盼来说,这一切的明媚都无法驱散她心中的阴霾。一封来自远方的信笺,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她心中的千层涟漪。
信笺上的字迹她熟悉至极,那是她曾无数次在梦中呼唤的名字——白居易。她拿起信笺,内心的狂喜如同翻涌的波浪,一时间竟让她有些手足无措。
然而,当她逐字逐句地读下去,那笑容渐渐凝固在她的脸上,最后化为了一滴晶莹的泪珠,从眼角滑落。尤其是看到那首《感故张仆射诸奴》时,她的心如被利刃割破,鲜血淋漓。
“怎么会这样?”关盼盼喃喃自语,声音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和深深的痛苦。她不禁掩面而泣,泪水如同断线的珠子般滚落。她的肩膀颤抖着,仿佛承载着十年来的孤独和痛苦。
关盼盼是个有才气的女子,她自然能够体会到白居易诗中的讽刺和讥嘲。那些尖锐的字眼,如同冰冷的箭矢,穿透了她脆弱的心灵。她不禁想起自己这十年来的坚守和等待,原以为是对爱情的忠诚和执着,但在白居易的眼中,却成了苟且偷生的懦弱和虚荣。
“舍人不会人深意,讶道泉台不去随。”关盼盼低声吟诵着自己的回应诗。她的声音充满了无尽的悲痛和绝望。她不明白,为什么白居易不能理解她的苦衷和深意?为什么他要如此尖刻地讽刺和讥嘲?
关盼盼知道,白居易的诗作在世人眼中有着极高的声誉,他的每一句话都能引起无数人的共鸣和关注。而这次,他的诗无疑是对她最深刻的伤害。她不禁在心中苦笑,原来,她这十年来的孤独和坚守,在世人眼中竟然如此不堪一击。
然而,关盼盼并没有沉浸在痛苦和绝望中无法自拔。她是一个坚强而有才气的女子,她知道,她要用自己的方式回应白居易的讽刺和讥嘲。她要用自己的笔墨告诉世人,她关盼盼并不是一个苟且偷生的女子,而是一个有着坚定信仰和执着追求的女子。
于是,她提笔写下了那首《和白公诗》:
自守空楼敛恨眉,形同春后牡丹枝。
舍人不会人深意,讶道泉台不去随
诗中说,自己十年来独守空房,愁眉紧皱,当年白居易写诗形容自己是风中的牡丹,而今春去也,牡丹已经凋零,只是心中深意无人体会,不免叹息。每一个字都凝聚着她的心血和情感,每一句都表达着她的坚定和执着。她要用自己的笔墨证明给白居易看,她关盼盼并不是一个可以被轻易讽刺和讥嘲的女子。
当关盼盼写完最后一句诗,她静静地放下笔,那柔和的宣纸在她手中似乎比铅铁还要沉重。她双眼凝视着墨迹未干的诗句,一行热泪无声地滑落,滴在桌上,溅起小小的涟漪。这泪水并非出于痛苦或绝望,而是她内心深处涌出的解脱和释然。
“盼盼,你这是怎么了?”一个关切的声音打破了静谧。是她的贴身侍女秦氏,她见关盼盼神情异常,不禁担心起来。
关盼盼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坚毅:“秦妈,你看这诗写得如何?”
秦氏虽然不懂诗词,但她能感觉到这诗中的情感波动:“小姐,这诗中的情感好深沉,我不懂,但觉得特别感人。”
关盼盼轻轻一笑,她的笑容中带着一丝无奈和自嘲:“这首诗,是我回应白居易的讽刺。他说我苟且偷生,贪图贞洁烈妇的名声。但他哪里知道,我这十年来的坚守,只是为了心中的信仰和爱情。”
秦氏听后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地看着关盼盼:“小姐,你是说,你并不在乎世人的眼光,你只是按照自己的心意活着?”
关盼盼点了点头,她的目光变得坚定而深邃:“是的,秦妈。我不会为了迎合别人的期望而改变自己的选择。我知道,真正的爱情和坚守,不是用言语和表面来衡量的,而是需要用心去感受和体会。”
秦妈听后默然许久,最后她轻轻地握住关盼盼的手:“小姐,我一直不懂你为什么要在这里守候这么多年,但现在我好像明白了一些。你的心中有着比生命还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你的信仰和爱情。我会永远支持你的。”
关盼盼感激地看了看秦氏,她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能够理解和支持她的人并不多。但她并不孤单,因为她有自己的信仰和爱情作伴。
她再次拿起桌上的诗稿,轻声诵读着自己的回应:“自守空楼敛恨眉,形同春后牡丹枝。舍人不会人深意,讶道泉台不去随。儿童不识冲天物,漫把青泥污雪毫。”她的声音温柔而坚定,仿佛在向世界宣告自己的信念和选择。
关盼盼知道,无论白居易如何讽刺和讥嘲,她都会坚守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她不会为了迎合世人的眼光而改变自己的初衷和选择。她要用自己的笔墨和生活告诉世人,真正的爱情和坚守并不是用言语和表面来衡量的,而是需要用心去感受和体会。
于是,关盼盼将诗稿轻轻地放在桌上,窗外的阳光洒在上面,映照出那坚定的字迹。她知道,这不仅是她对白居易的回应,更是她对自己坚守和信仰的宣言。
燕子楼的夜,月色朦胧,关盼盼独自站在窗前,凝望着那轮皎洁的明月。她的脸上写满了幽怨与愤怒,仿佛在向命运诉说着自己的不公。自从丈夫张愔离世,她便被困在这座孤楼之中,无人问津,无人理解她的痛苦与寂寞。
“唉,又是一个寂寞的夜晚。”关盼盼轻叹一声,转身走回屋内。她的身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凄凉,仿佛一朵春天过后的牡丹残枝,虽曾绚烂夺目,如今却只剩下凋零的凄凉。
就在这时,一阵轻轻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宁静。关盼盼微微一愣,随即缓缓走到门前,轻轻打开了门扉。
门外站着的,是白居易。
“关姑娘,这么晚还未休息?”白居易关切地问道。
关盼盼没有答话,只是默默地让白居易进了屋。她知道,这个文人墨客来访,必然是为了那首诗。
白居易进屋后,看到关盼盼那满是幽怨的眼神,心中不禁一颤。他知道自己的那首诗给关盼盼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但他也明白,关盼盼的内心远比诗中所描述的更加复杂。
“关姑娘,我知道那首诗给你带来了很多痛苦。”白居易诚恳地道歉,“但我真的没有恶意,只是想表达你的美丽和才华。”
关盼盼没有回应,只是冷冷地看着白居易。她知道,白居易的道歉并不能改变什么,也不能弥补她内心的伤痛。
“关姑娘,其实我一直很佩服你。”白居易继续说道,“你为了爱情,为了丈夫,宁愿放弃一切,独自守在这座孤楼之中。这种坚守和信仰,让我深感敬佩。”
关盼盼仍然没有回应,但她的眼神却缓和了一些。她知道,白居易并没有完全理解她的内心,但至少他在尝试理解。
“关姑娘,我希望你能明白,我的那首诗并不是在讽刺你。”白居易继续说道,“我只是想用牡丹花来比喻你的美丽和才华。如果我的言辞有不当之处,我深感抱歉。”
听到这里,关盼盼终于开口了:“白公,你的诗确实让我很受伤。但更让我痛心的是,世人都不能参透我的用意,只会不明真相地埋怨。”
白居易沉默了片刻,然后说道:“关姑娘,我明白你的用心。你是想通过自己的坚守和信仰,来告诉世人,真爱是无价的,是值得我们去坚守和追求的。但我也知道,我的那首诗可能会让人误解你的意图。对此,我深感抱歉。”
关盼盼轻轻摇了摇头:“白公,你不必道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只是我希望你能明白,每个人的内心都是复杂的,不是简单的言辞就能概括的。”
白居易点了点头:“关姑娘,我会记住你的话的。我会更加用心去理解别人的内心,不再轻易下结论。”
两人就这样静静地坐着,没有再说话。夜色渐深,月光如水洒在屋内,显得格外宁静和祥和。
不知过了多久,关盼盼缓缓站起身来:“白公,感谢你的理解。但现在我要休息了,请你离开吧。”
白居易站起身来,深深地看了关盼盼一眼:“关姑娘,希望你一切都好。我会尊重你的选择,不再打扰你。”
说完,他转身离开了屋子。关盼盼站在门口,看着白居易的背影渐行渐远,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感。她知道,自己和白居易之间并没有真正的怨恨和敌意,只是命运的捉弄让他们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几天后,关盼盼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绝食。无论侍女秦氏如何劝说和解释,她都坚决拒绝进食。她要用自己的生命来诠释对爱情的坚守和信仰。
十天后,关盼盼的生命之火渐渐熄灭。燕子楼的宁静再次被悲伤笼罩,侍女秦氏在一旁默默垂泪,她知道,自己再也无法唤醒这个沉睡的女子。关盼盼的离世仿佛一阵风,轻轻地吹过,却留下了沉重的哀伤。
消息传到白居易耳中时,他正在书房中独自沉思。他手中握着那首曾引发风波的诗稿,心中涌起一股无法言喻的愧疚和悔恨。他知道,那首诗不仅伤害了关盼盼的心灵,更成为了她离世的催化剂。
“我……我究竟做了什么?”白居易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痛苦和迷茫。他仿佛看到了关盼盼那满是幽怨的眼神,听到了她心底的呼唤和哭诉。
他知道,现在说什么都已经无济于事。他无法挽回关盼盼的生命,也无法弥补自己犯下的错误。但他仍然决定为关盼盼举行一场厚葬,希望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歉意和悼念。
在关盼盼的坟前,白居易肃然站立。他双手合十,眼含泪水,轻声说道:“关姑娘,我知道我错了。我的那首诗给你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困扰。我对此深感愧疚和悔恨。如今,你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我仍然希望你能听到我的道歉。对不起,真的对不起……”
白居易的声音哽咽着,每一个字都透露出他内心的痛苦和懊悔。他知道,这份道歉来得太晚了,关盼盼已经听不见了。但他的心中仍然充满着无尽的愧疚和悲痛。
关盼盼的死让白居易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之中。他开始审视自己的行为和言辞,试图找出自己犯错的原因和教训。他明白,作为一个文人墨客,自己的言辞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稍有不慎就可能伤害到他人。
在之后的岁月里,白居易时常想起关盼盼的身影和那双幽怨的眼睛。他为自己的过错感到懊悔不已,并发誓要更加谨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他逐渐明白了文学与人性的关系,也学会了更加尊重和理解他人的内心。
六十六岁以后,白居易做出了一个决定——遣散了侍姬樊素与小蛮。这个决定让很多人感到惊讶和不解,但白居易却深知其中的意义。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弥补自己过去的错误,并表达自己对关盼盼的歉意和悼念。
在很多人的眼中,白居易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才华横溢、思想深邃,被誉为继李白、杜甫之后的又一文学巨匠。然而,在他的辉煌背后,也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关盼盼的死让他背负了沉重的愧疚和悔恨,成为了他人生中的一道难以愈合的伤口。
白居易的诗歌传颂千古、流芳百世。但每当他提起笔来写下新的诗句时,心中总会涌起一股莫名的哀伤和惋惜。他知道,那首曾经引发风波的诗已经成为了自己的“杀人诗”,而关盼盼的死也成为了他永远的痛。
斯人已逝、红粉成灰。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有些事情是无法挽回和改变的。但白居易仍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弥补过去的错误,并为那些受到伤害的人们带去一丝安慰和温暖。他用自己的诗歌传递着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思考,成为了文学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后世的人们记住了关盼盼的故事和她的诗。他们为她的坚守和信仰而感动,也为她的离世而惋惜。而白居易也因为逼死关盼盼而被后世诟病了千年。但谁又能说清到底是谁的错呢?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坚持和信仰,而命运却总是充满了捉弄和不可预测。我们只能为那些坚守信仰、追求真爱的人们默默祈祷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