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十字架(2 / 2)

香君传 观世之音 1350 字 2024-02-19

“嗯.....类似和尚道士。只是不是中原的法士。”

“察哈尔,准噶尔,西藏,可都有活佛、喇嘛来府上作客的。”

“可有红毛外邦的方士、道士?”

“红毛?我想想”,小福子一边托着红肿的脸一边琢磨。想了一会,小福子道:“有个汤爷爷,应该算是个洋道士。”

“什么汤爷爷?”

“哦,这个汤爷爷在京师那是大大的有名,他来自西洋,以前大明朝时的钦天监汤若望。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奇门甲术,都是精通。又能说得一口汉话。王爷活着的时候,常请他来府上作客。”

“最近这汤爷爷可到府上来过么?”

“这可不知了,但王爷亡故,百官吊唁,这钦天监也该来过。来吊唁的人,鄂硕大人那里应该有名单记录。”

李香君想,瑾惠遇害,她本以为可能只是简单的仇杀,不曾想还有很多人士可能也牵扯进来。李香君便叮嘱随身的春晓、追月和小福子不要把在青云楼被正黄旗官兵酒后欺负的事声张出去,几个人知道利害,都领命遵守。

第二天一早,李香君刚用完早点,豫王府大总董得全匆匆来到福瀛阁,呈上一只铜制鎏金花丝镶嵌的手炉,和一只南洋锡制镶银的“汤婆子”,说是王爷多尼担心天冷,怕李香君在睿王府办事时需要取暖,让送过来给她使用。李香君心中一暖,但也生警惕,便要推拒,谁知董总管早料到李香君会推辞,抢先道:“这些器物乃是给外客冬天来府上访问时规范配置,请主子放心,王爷并非刻意安排。”

听了这话,李香君只好让春晓先收下,追月一会儿就把手炉和汤婆子灌好热水,装在棉套子里给李香君放在手上和垫于脚下。虽在隆冬时月,各院配的火盆都笼火笼得很旺,福瀛阁里倒也暖意浓浓,现在又有了手炉、汤婆子,感觉更是舒适。李香君问董得全睿亲王何时入葬,董得全说,睿亲王陵墓已经准备好,就在内城以东二里处,听张广寿说,黄道吉时就在明日未时。

李香君又问道:“董公公,瑾惠侧福晋也算是朝鲜宗室之后,是否有外人来吊唁过?”

“瑾惠家人除了您以外,没有其他人从朝鲜过来。以前朝鲜昭显世子、凤林君两位王子在北京时,还有一些朝鲜人可能和义顺、瑾惠交往。现在昭显世子等人已经回国。这边即使有人来吊唁,也只是在吊唁王爷的当儿,顺便来吊唁一下。”

“治丧主管可否有吊唁人的名单?”

“这名单在内大臣鄂硕手上,但不知可否给咱们瞧瞧。”

“请公公给问一下,我这里想知道一下哪些人士可能会来吊唁瑾惠侧福晋,对于来吊唁之人日后也好有个感谢。”

董得全回道去问问再回复。

李香君转念一想,对大清摄政王的吊祭肯定会来人很多,要个名单涉及人过多,不如问一下自己最关注的人。当即叫住董得全。

“公公留步,想那满朝人士来府祭拜的一定很多,要所有人的名字恐怕不妥。我只想问一下,钦天监可有人来过府上。请公公向鄂硕大人问一下。”

“遵命。”

董得全走后,李香君闭目养神,脑子里回想着这几天收到的线索,更感觉头绪纷杂。她本以为全奉赞是下手加害瑾惠的凶手,见面结识全奉赞后又全盘否掉了这个想法。但是,全奉赞却发现了刺死瑾惠匕首的蛛丝马迹,还告诉她在那天深夜发现在瑾惠身上的奇怪器物,又把线索指向了别处。

李香君用手捏捏印堂,闭着眼慢慢摇了摇头,似是想把这些线索摇得通顺一些。她站起身,走到书桌前,拿起毛笔,继续勾描答应过东莪的仕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