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感化(1 / 1)

“唐老说笑了,你觉得想要杀你的人,是朕吗?”

赵浪的面色陡然一变,笑容之中带着几分凄惨。

唐明寅闻言,端着茶杯的手悬在了半空中。

转过头来,满面狐疑的看着赵浪。

“你是一国之君,生杀予夺皆在你唇齿之间,又何故来问老夫!”

赵浪苦笑一声,苏定北则是连忙开口道。

“可,可是外界都说唐伯父已经去世,你的唐国公爵位都被唐千牛继任了哇!”

“什么!”

唐明寅闻言一掌拍在了茶桌上面,那实木茶桌竟然是轰然碎裂。

这让赵浪对这个世界的武力值有了崭新的认识。

“就算是老夫死了,也不可能是唐千牛继任爵位!

老夫一生无后,蒙受先皇恩德,获封唐国公!本就只此一代。

唐千牛不过是老夫七名义子之中的一个,他何德何能继任老夫的爵位?”

赵浪的眼珠微微转动,看得出来,这里面大有文章。

“陛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苏定北眉头紧皱,向赵浪询问。

赵浪心下也是懵逼的,对于唐明寅一事,他一丁点的记忆也没有。

“唉~此时朕羞于开口,还是让唐国公来说吧。”

赵浪无奈,只能将皮球踢给唐明寅。

唐明寅有几分狐疑,但还是开口道:“三年之前,先皇驾崩,新皇继位,改制天元。

天元一年年底,太后拟诏令平南王、定西王以及梁国公吕叔平进京述职,

却只有定西王一人入京,老夫料定平南王和梁国公二人起了疑心。

就上书请求太后和陛下削藩,你当时就应允了下来。

可削藩政令还没有下达,老夫进言也不到三天,你就派应龙卫闯入老夫府邸!

我堂堂唐国公,竟是被押入这天牢之中。

一关就是三年呐!”

“竟有此事!”

苏定北闻言咬牙切齿。

赵浪却是有些晕头转向的,是一点头绪也想不起来。

仿佛当年没有经历过这件事一般。

“咳咳,那个,朕近来身体不适,有很多事情都想不起来了,咳咳。

赵浪虽然想不起来这件事,但是对唐明寅的经历还是知道的。

这是一个文武双全忠心耿耿的老将军。

而且他还是四大国公之中唯一一位留在雍都城的。

赵浪微微眯了眯双眼,心中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唐老,呵呵,你手底下还有私兵吗?”

唐明寅闻言眉冷眼以对。

“唐老不要误会,朕不是在怀疑你,而是在向你求救啊!”

赵浪沉沉的叹了一口气。

“唐国公,朕问你,这天下若有动荡,你可愿动用私兵勤王?”

赵浪声音压得很低,面目凝重。

唐明寅望着赵浪,不论是三年之前还是现在,他眼中的赵浪都是一个只知道嬉戏胡闹,无心政事的昏庸之君。

可此时此刻,他猛然觉得赵浪有些变了。

“哎,唐国公,实不相瞒,眼下朕的处境十分危险!

但朕不过孑然一人而已,可我整个大秦不能就此亡国绝种啊!

那可是先皇和你们这些国公大臣们打下来的啊!

一寸山河一寸血,我泱泱大秦,若是就此绝灭,我心不甘,我心不甘啊!”

赵浪捶胸顿足,心中愤恨一股脑的倾泻了出来。

融合了原身的记忆之后,赵浪自然而然的也就代入了这个身份。

唐明寅细细琢磨,眉头时而舒缓,时而紧皱。

“陛下的意思是说,有人挟持圣上,陛下的诸多表现,皆非本意?”

唐明寅问道。

赵浪顿了顿首。

“唐老不妨想想,这三年来,你可曾见过朕?”

唐明寅微微摇头。

赵浪冷冷的笑了笑,开口道:“如果朕告诉你,对于唐老你被抓一事,朕一无所知,你可相信?”

唐明寅额上冷汗涔涔。

“想不到我堂堂的大秦国,竟然有人敢蒙蔽圣听!”

唐明寅气急,想要再度拍桌,却是已经无桌可拍了。

“唐老,你三年不出,对如今的秦国局势怕是不够了解了。”

赵浪幽幽开口道。

唐明寅沉声道:“此话怎讲?”

赵浪又是沉沉的叹了一口气,随即开口道:“唐老印象中的大秦,应当是那个雄视天下,威风八面的大秦吧!

呵呵,如今的大秦国国力式微,早已是群雄环伺之局,齐赵二国狼子野心,时时扰我边境!

关东六郡为齐国所夺,函谷关以西剑阁以北,悉数被赵国掳走。

北方狼族更是虎视眈眈,年年都要南下打秋风,我秦国百姓苦不堪言,哀鸿遍野,由此滋生了诸多匪患,更有甚者自立为王,逐渐势大!

可怜我秦国百姓,年年受灾受难,太后却每年要耗费大量的银钱修建东陵,皇后党羽更是大肆敛财,赈灾款银不知道有多少被他们中饱私囊!

宫廷之中极尽奢华,灾民却是一粥一饭都吃不上。

朕虽未亲眼相见,却犹如历历在目,朕时时挂念,寝室难安。

黎民百姓之苦,乃朕锥心之痛!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赵浪一字一句,将那一幕幕的画卷呈现在了唐明寅的眼前。

不觉间,心神动荡,再看那唐明寅,早已是老泪纵横。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呵呵哈哈哈,这些该死的权贵!”

唐明寅拳头紧握,老眼之中燃着熊熊怒火。

“先皇打下这江山,不是给这些人用来享乐的,更不是让他们用来拱手让人的!

老夫出身贫贱,如何不知道那平民百姓之苦?

老夫一生戎马,又如何不知道那将士之难?

若果真似陛下说的这般,这大秦也该变变天了!”

赵浪眸中闪过精芒,追问道:“唐老,你当真藏有私兵?”

唐明寅顿了顿首。

“带兵之人自然都有亲信,乱世则出,盛世则藏。

别说是老夫,就是苏老泉也有三千甲士潜藏与民众之间。

不过老夫却没有那么多。”

赵浪舔了舔嘴唇,急忙道。

“没有三千,两千也够了!”

唐明寅摇了摇头。

赵浪挑眉道:“一千,一千也差不多。”

唐明寅仍是摇头。

“八百总该有了吧?”

唐明寅看了赵浪一眼,开口道。

“十八!”

……